湿气重会致癌得慢病?3款粥方助祛夏季湿热

生活常识 2025-04-29 11:26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湿气侵袭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随着夏季的到来,全国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很多人开始感受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困扰。这些症状往往与体内湿气有关。湿气重不仅使人容易困脾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又该如何祛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问题。

身体出现六大“湿气”信号需警惕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洋表示,当身体出现以下表现时,可能说明体内有湿气:

1. 常常感到睡不醒,无论睡多久都感到困倦,伴随睡觉流口水、头昏、精神不振、身体疲乏、懒得动等症状。小腿发酸、发沉。

2. 排便时,大便溏稀不成形,或者便秘,大便粘滞,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3. 起床后,嘴里气味重、发黏。

4. 舌头边缘有锯齿,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5. 早上脸上出油多,尤其是额头处、口鼻周围出油明显,面部油亮、头发也爱出油,眼袋下垂,黑眼圈严重。

6. 体态虚胖,饮食和作息与原来一样,但体重却明显增加。

以上这些症状如果出现1-2种,就要引起注意了。湿气是各种病症的源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都与湿气有关。

不良习惯导致湿气缠身

要祛湿,首先要了解湿气的来源。湿气的产生与体质、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压力等因素有关。国医大师王琦提出的人体分九种体质中,与“湿”有关的体质包括痰湿质、湿热质。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湿邪的表现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湿气入侵。例如洗头后用毛巾捂着、晚上9点后洗澡、过食生冷、猛吹空调、喝酒不节制、久坐不动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湿气聚集,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要尽量避免这些不良习惯,以预防湿气的产生。

如何祛湿?

祛湿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健身运动、艾灸、拔罐刮痧、食疗等。这些方法大多属于外部疗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祛湿,但要从根本上祛湿,“脾气虚”才是关键。在祛湿的也要调理脾胃。

食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祛湿方法,但口感单一,力薄效缓。对于痰湿体质的人,如果伴有心脑血管、代谢方面或其他较重的疾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

湿气侵袭是人体健康的隐患,需要我们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通过了解湿气的来源、表现以及祛湿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在夏季高温天气中,让我们注意避免不良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湿气的困扰。三款祛湿气粥品,让你轻松摆脱湿气困扰

一、赤小豆山楂薏仁粥

准备赤小豆50克、薏仁50克、白扁豆20克、茯苓15克、生山楂20克以及粳米100克。先将除粳米外的食材浸泡30分钟,然后将粳米与其他食材一同加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至小火煮20分钟,趁热食用。

茯苓是利水消肿的良药,与薏仁结合,能够增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效果。赤小豆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的功效。白扁豆能够补脾化湿。生山楂则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这款粥品对于痰湿体质并伴有心神不安、食欲差等症状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但需注意,脾胃虚弱及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赤小豆与红豆有所区别。赤小豆形状细长,颜色较暗,较为适合煮粥和入药;而红豆则较为接近椭圆,颜色亮,口感较为软糯。

二、山药冬瓜粳米粥

取山药100克、冬瓜150克以及粳米200克。将冬瓜和山药去皮切片,与其他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沸,然后转中火煮至熟透。接着,加入粳米慢煮30分钟,最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山药是气阴双补之佳品,能够滋补肺、脾、肾。而冬瓜则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两者结合,能够起到健脾、益气、利湿的作用。

三、茯苓麦冬小米粥

准备茯苓、麦冬和小米各适量。先将茯苓和麦冬煎煮成浓汁,去渣留汁,再加入小米和适量清水煮沸,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即可。此粥品可作为主食,每日两次服用。

茯苓能够利水渗湿,麦冬则能够养阴润燥,与小米结合,既能利湿,又能养阴益气,是一款非常适合湿气重且有些阴虚的人群食用的粥品。

以上三款粥品,不仅能够祛湿气,还能根据你的体质进行调养。不妨试试,让湿气远离你!

上一篇:去乌镇旅游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