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在新时代的征途上,我们正迈入崭新的历史阶段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端之年,标志着中国奔向2035年宏伟远景的新起点。这一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破晓的朝阳,为中国健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们见证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升级与完善,让百姓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今年七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这份文件的核心在于推动医疗体制的变革,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我们正在新的解决方案。这其中,“三医联动”模式的提出成为了改革的重磅武器。其意图在于彻底打破“以药养医”的固有模式,真正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药品价格虚高等难题。
当我们谈论医改的成功案例时,福建三明市的医改经验无疑成为了全国的标杆。面对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亏空困境,三明市坚决突破旧有体制的束缚,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医改之路。从实行重点药品监控、联合限价采购到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再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全员目标年薪制,这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同时也让百姓享受到了更为实惠的医疗服务。这场改革实现了三方共赢:老百姓看病花费减少,健康水平提升;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提高,职业荣誉感增强;医保基金使用更为高效,连续8年保持盈余。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三明的医改经验:“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地借鉴。”随着全国范围内推广三明经验,我们必须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确保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改革等方案同步实施。
除了解决百姓普遍反映的看病贵问题外,我国也在逐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现如今,我们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今年,我们还继续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也将逐步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这意味着参保职工可以报销更多的普通门诊费用,甚至在药店购买药品、网上看病也能享受医保报销的待遇。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看病报销比例更多。
在保障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如何让新药、好药更快地惠及百姓也是未来的重要课题。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药的出现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何让这些新药更快地进入临床应用,让百姓受益是我们要面临的挑战。国家需要继续优化新药审批流程、加大新药研发投入、鼓励医药创新等多方面发力,确保新药能够快速、经济地惠及广大患者。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全民医保的崭新格局而努力!施子海透露医保改革新动向:药品目录调整与集中采购并行,确保民众医疗负担逐年减轻
自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018年成立以来,其动作频频,致力于优化医疗保障体系。施子海副局长透露,该局已经连续三个年头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调整,目前已有高达2800种药品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之中。这不仅体现了医保制度的动态调整,更是为了响应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不仅如此,在增加创新药和抗肿瘤药物的罕见病用药也被积极调入。通过罕见病药品的谈判准入机制,罕见病用药价格显著下降。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李滔副局长在中国罕见病大会上介绍,去年成功谈判了七个罕见病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惊人的65%。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也为罕见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除了药品目录的调整,国家医疗保障局还大力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与制度化。从“4+7”试点开始,至今已开展了多轮国家集采,涉及多种药品和耗材。集采的结果显著,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耗材价格平均降幅更是高达80%,累计为群众减轻了超过2500亿元的负担。
以心脏支架为例,全国公立医院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国家高值医用耗材中的心脏冠脉支架。其价格从过去的均价13000元大幅下降至700多元。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也为医疗体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
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国家医疗保障局计划继续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旨在将更多临床价值高、患者受益明显、经济评价优良的药品以及符合条件的中药纳入支付范围。还将加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力度,计划每个省份采购的药品品种数量要达到5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的品种也要覆盖至少五大类。
除了上述措施,为确保医疗资源能够高效、公正地使用,国家医疗保障局还实施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医保基金使用的红线,并建立了打击欺诈骗保的长效机制。据王文君司长介绍,今年1至8月份,全国已处理违法违规机构达21.15万家,追回医保基金及违约金总额超过88亿元。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国家医疗保障局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真正用在“刀刃”上,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