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什么
苹什么一场苹果的疯狂抢购战
随着“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糖高宗”的接力炒作落幕,农产品的投资热潮再次涌动,这次的目标瞄准了山东烟台市的苹果。一时间,“苹什么”成为了当地的流行语,各路资金纷纷涌入,抢购苹果的热潮瞬间席卷了整个产区。
在这股热风中,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汪霏霏观察到,农产品市场正处在一个价值洼地,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引发价格的暴涨。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由于游资炒作、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呈现出一种疯狂的上涨态势。汪霏霏指出,选择炒作农产品的原因在于其资金门槛较低、风险较小,更容易成为投机资金的猎物。这种短期炒作行为随着市场变化可能会迅速撤离。
在烟台市的苹果产区,这场抢购战已经提前打响。往年的这个时候,出口苹果已经开始装船,而今年却陷入了僵持。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出口苹果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许多出口商开始观望。当地消费能力有限,大量苹果并未被消费或出口,而是积压在库存中。
烟台市苹果协会的负责人透露,库存减少的原因并非完全因为减产。一方面,果商对明年的价格走势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经常停电,导致冷库不敢收存苹果。与此乡村道路两旁的收购点人山人海,卖果者却寥寥无几。争夺战愈演愈烈,几乎到了抢果的地步。许多代收点因为收不到足够的苹果而面临亏损。由于收购点增加一倍,雇佣收苹果的人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在这个紧张的抢购战中,无论是果农还是代收点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苹果价格飙升背后的游戏
在这个炒作的舞台上,苹果似乎成为了主角。一些市场参与者故意制造供应不足的假象,以此提高价格并从中获利。对于烟台市的苹果行业协会而言,这一点无需否认。而这个协会每年发布的苹果市场走势分析报告,今年却应声暂停,背后隐藏的原因耐人寻味。
飙升的苹果价格并非单纯因为产量减少。更深的层面是,部分官员与奸商联手屏蔽真实信息,人为制造供求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充裕的流动性带来了游资的炒作,导致农产品价格疯狂上涨。此次苹果价格的暴涨正是这一波炒作的结果。
形势分析:山东社科院研究员汪霏霏指出,农产品依然处于价值洼地,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农产品成为炒作的对象主要是因为其资金量不大、风险小。这种炒作是短期的,一旦其他市场出现投资机会,这些投机者便会转移阵地。汪霏霏警告,未来可能存在其他品种的农产品成为炒作的目标,同时市场可能会出现暴涨后的暴跌,需要警惕。对于这种现象,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调控,包括经济手段如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给流动资金一个合法的出路,鼓励其流入资本市场。当务之急是建立农产品价格异动检测机制,完善价格波动和低收入者补贴的联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冲击。
相关资料:在山东烟台的栖霞果品交易市场,每天下午都是繁忙的。从大小车辆络绎不绝的情境中可以看出,今年的市场尤为热闹。特别是在苹果成熟的季节,外地商贩纷纷涌入大大小小的村庄收购苹果。徐春涛作为“代办商”,今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他表示,无论是懂行的还是不懂行的都在涉足这个行业,全国各地的商贩都有,局面有些疯狂。在栖霞市的山丘上,满树的“红富士”苹果挂着套着袋子,而在通往乡村的马路上,收购苹果的“代办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徐春涛的代办点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到今年来这里收苹果的人比去年多了不止两倍。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局面,关于苹果价格的炒作、市场的动态以及各方的反应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