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染爱滋疑云?疾管署澄清:无此事
近日,媒体纷纷报导关于“捐血中心筛检严重漏洞”,导致疑似爱滋病患者所捐的血液被用于输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让受血者及社会各界都感到不安和震惊。对此,疾病管理署迅速发布新闻稿进行澄清。
据新闻稿所述,疾病管理署并未接受媒体关于此事的采访,并且强调今年并没有发生因输血而感染爱滋病毒的案例。疾病管理署还表示,自2013年采用新型筛检工具“核酸扩大检验”(NAT)以来,尚未有任何因输血而感染爱滋病毒的案例。这一进步显著缩短了感染窗口期,并大幅降低了检验误差值。
副署长罗一钧进一步解释道,在采用新型筛检工具之前,感染空窗期为3个月,检验误差值为百万分之一。而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空窗期已经缩短至11天,误差值也大幅下降至两百万分之一。这意味着现在的筛检技术已经大大提高了血液安全。
对于这次媒体曝出的个案,罗一钧表示,这很可能是一个特例,而且疾管署一旦接收到医疗单位通报新的爱滋病确诊病例,会立即与捐血中心进行联系,以确保追踪到所有可能涉及的人员。针对台湾红丝带基金会的担忧,罗一钧表示理解他们的疑虑,但强调捐血中心在多年的运作中,不可能连续每年漏检出爱滋病毒。
红丝带基金会表示,虽然捐血是一个可能的感染途径,但其他途径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针头或针筒也可能是感染爱滋病毒的原因。对于公众对于医院血液安全的担忧,红丝带基金会表示,如果手术可以预先安排,使用自己的血是更为安全的选择。而对于紧急手术输血的情况,来自捐血中心的血袋在安全上是可以信赖的。
对于如何确认受血者的爱滋病毒是否来自捐血者,红丝带基金会表示存在进一步的检验比对方法,但似乎并没有强制实施。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对于血液安全的关注与警惕永远不能放松。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理解并支持疾病管理署的工作,共同为创建一个更安全的医疗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