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感染梅毒怎么办
孕妇感染梅毒如何应对?全面治疗与胎儿监测方法
梅毒,这一由梅毒螺旋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不仅病程漫长,更可能在母亲与胎儿间传播,危及下一代。其传染途径多样,除了性行为传播,还可以通过接吻、哺乳以及接触传染性损害患者的日常用品进行传播。
对于孕妇这一特殊群体,如果在妊娠期间被发现感染梅毒,那么治疗与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妊娠早期,也就是前三个月内,孕妇应接受筛查并进行驱梅治疗。考虑到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中医治疗成为了一种更为安全的选择。面对这一困境,如果孕妇选择继续妊娠,那么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驱梅治疗。这是因为,在妊娠16周前,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由绒毛膜组成的营养供给层;但之后,随着胎盘的滋养层细胞逐渐萎缩,胎儿的营养供给由胎盘代替,梅毒螺旋体便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孕妇在妊娠前是否接受过治疗,为了确保体内梅毒螺旋体已无致病性,妊娠后都应进行充分的治疗。
当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被发现感染梅毒时,除了及时治疗,更要关注胎儿是否受到感染。这里提供一些监测胎儿感染的方法:
1. B超检查:这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如果发现胎儿出现特征性头皮水肿,应高度怀疑胎儿感染了梅毒。
2. 暗视野检查: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查方式。应立即收集胎儿羊水进行暗视野检查,一旦发现梅毒螺旋体即可确诊。
3. 脐带及胎盘检查:在分娩时,医生可以刮取脐带静脉壁及胎盘的胎儿面进行暗视野检查。可以在婴儿出生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如果非梅毒螺旋体抗体(RPR)滴度持续上升或高于母亲的水平,即可确诊为胎儿感染。
每一位孕妇都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负责。面对梅毒这一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母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