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时间规律 吃饭运动不耽误
运动时,全身需氧量急剧增加。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来说,肺活量较小,剧烈运动时容易出现呼吸浅快。这样的呼吸模式导致胸腔负压减小,进而影响肝脏血液回流,可能引起肝脏淤血,引发疼痛,主要体现为右上腹疼痛。
关于吃饭、运动与沐浴的合理安排,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常识。活动过后,大量血液会流向肌肉,而内脏器官如胃和肝脏中的血液相对较少。刚吃饱饭时,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进行消化,其他器官如肌肉的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洗澡时,全身血液会流向皮肤和肌肉,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也会减少。
如果在饭后立刻洗澡或者运动后立刻吃饭,会导致血液在肌肉和内脏器官之间快速流动,这不仅会阻碍消化,也会影响到运动的效果。特别是运动后立刻洗澡,会增加堆积在肌肉的血液流量,过度提取内脏器官的血液,可能导致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使人感到头晕眼花,严重时甚至可能虚脱休克。对于老年人和身体肥胖者来说,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他们运动后更不宜立即洗澡。
为了保证正常的消化过程,通常建议在运动后40分钟再吃饭和洗澡。同样,饭后1.5-2.0小时后再进行运动较为合适。洗澡后也应该休息30分钟以上再吃饭,确保血液有足够的时间回到胃肠部。
关于饭后运动的危害,除了上述提到的腹痛、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问题,还可能导致其他胃肠道疾病在饭后运动时发作。饭前和饭后都不宜进行激烈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这是因为运动时,全身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流向参与活动的肌肉,导致内脏器官如胃、肠等的血管收缩,从而使得消化、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如果运动后立刻进食,会影响消化吸收能力,长期如此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症状。运动后应经过半小时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休息再进餐。同样,饭后也不能立即参加激烈运动,以免引发腹痛和其他不适感。饭后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