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越女颜如玉

生活常识 2025-04-07 09:06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王维的《洛阳女儿行》中的一句诗“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丰富的内涵。让我们细细品味这句诗的韵味。

在美丽的洛阳城,人们追求着奢华与富贵,但在这繁华的背后,却有一个令人心痛的场景。那就是贫穷的江边,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独自浣纱。她,就是越女。她的容颜如玉般美丽,但命运却让她生活在贫困之中。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王维,一个擅长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却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他通过描绘洛阳贵族女子的奢华生活,与越女贫贱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谁怜越女颜如玉”,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这个社会中,有谁真正怜惜那些才德兼备却遭遇不幸的人们?他们因为出身贫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越女一样,她拥有如美玉般的容颜,但却因生活的贫困而只能在江边浣纱。

诗句中的“越女”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西施是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令人羡慕。但在这句诗中,王维却用西施的贫贱生活来与洛阳贵族女子的奢华生活作对比。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思考:社会的公平何在?为何有些人能够过着奢华的生活,而有些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

王维在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不遇者的悲悯和对世态不公的愤懑。他用诗句呼唤人们对底层人们的关注与同情,希望人们能够珍视那些才德兼备却遭遇不幸的人们。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底层人们的悲惨生活。它呼唤人们关注底层人们的命运,珍视那些才德兼备却遭遇不幸的人们。这句诗也表达了王维对不遇者的悲悯和对世态不公的愤懑之情。

上一篇:高露洁大学「高露洁大学美国排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