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试试运动疗法
对于有所了解的人,抑郁症的困扰是深重的。患者常常感到全身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连日常简单的动作如煮饭、刷牙都会变得力不从心。治疗抑郁症并非易事,但有一种方法值得一试运动疗法。
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对于情绪异常的亚健康人群来说,却有着显著的疗效。当身体动起来,热量随之消耗,体能得以改善,运动者会重新感受到自我掌控的力量,重拾信心。这份自信与力量的回归,自然能够逐渐驱散抑郁的阴霾。
一项研究指出,有氧运动在治疗情绪异常为主的亚健康方面,甚至可能比药物更为有效。运动能够刺激脑内啡的分泌,那些令人愉悦的物质让人快乐。在运动中,我们可以暂时忘却负面情绪,投入到运动带来的愉悦中。有氧运动是指利用大肌肉群的活动,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至185次之间。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它们不剧烈,但对体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至少20至30分钟。
据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报道,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医生对一群患有重度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患者进行了追踪研究。这些患者中有9个月的5名中年男性和7名妇女。他们发现,药物对这些患者的疗效有限甚至无效。然后,研究者要求这些患者在跑步机上进行30分钟的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在为期10天的运动中,大多数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6名患者表示情绪大大好转,而之前药物干预对其中5人并未起作用。
锻炼后给人的那种轻松和自我掌控的感觉,对于克服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患者常见的孤独感非常有益。但要达到改善情绪的效果,锻炼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比如散步也可以达到和跑步一样的效果。专家建议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并在15分钟内完成。之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能够在45分钟内走完4500米。在开始锻炼之前,一定要经过医生的同意。
虽然运动对改善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有帮助,但专家也提醒我们,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干预方法。药物和行为干预法各有其独特的疗程和适用情况。患者不应认为只要多运动,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就一定会好转。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