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中医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生活常识 2025-09-21 15:31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一、中医辨证分型

1. 肝郁化火型

症状:入睡困难、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病机为肝气郁结化火,扰动心神。

2. 痰热内扰型

症状:失眠头重、胸闷痰多、恶心反酸,舌苔黄腻。因饮食不节致痰热上扰心神。

3. 阴虚火旺型

症状: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耳鸣,舌红少苔。肾阴亏虚,心火独亢。

4. 心脾两虚型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脉弱。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5. 心胆气虚型

症状:易惊多梦、胆怯心悸,稍受惊吓即醒,舌淡脉细。多因体质虚弱或受惊后神不守舍。

二、治疗原则

中医强调“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实证以清热化痰、疏肝泻火为主(如龙胆泻肝汤、安神定志丸),虚证以健脾养心、滋阴降火为主(如归脾汤、六味地黄丸)。

三、常用疗法

1. 中药汤剂

  •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加减。
  • 心脾两虚:归脾汤加减。
  • 心肾不交:交泰丸(黄连、肉桂)或黄连阿胶汤。
  • 2. 针灸疗法

  • 主穴:百会、神门、内关、安眠穴(风池与翳风连线中点)。
  • 辨证配穴:肝火加太冲,痰湿加丰隆,心肾不交加太溪。
  • 3. 辅助疗法

  • 代茶饮:百合酸枣仁茶(百合7g+酸枣仁6g+茯苓7g)宁心安神。
  • 耳穴压丸或刺血:下午耳尖刺血可缓解压力性失眠。
  • 四、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大,需结合体质辨证施治,避免盲目用药(如酸枣仁并非万能,心火旺者需配伍黄连)。
  • 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忌辛辣肥甘,睡前避免情绪激动,适度拍打经络(如肝经、肺经)。
  • 以上内容综合了中医辨证与临床实践,具体方案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实施。

    上一篇:长期失眠了晚上失眠耳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