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瘫痪
美国互联网在近期历史中曾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瘫痪,该发生于2016年10月,由一次严重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引发,这场攻击主要瞄准了美国的DNS服务商Dyn公司。当时,美国东、西海岸的多个地区的网络服务因此中断了近6个小时,许多主流网站如Twitter、Netflix和GitHub均受到了影响。以下是关于这一的详细报道。
一、回顾
2016年10月21日,美国互联网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DDoS攻击。这次攻击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攻击,它是由黑客利用大约150万台物联网设备组成的“僵尸网络”发起的。这些设备包括网络摄像头、路由器等,由于这些设备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这些漏洞控制这些设备,并让它们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海量请求,从而耗尽服务器资源,导致服务中断。这场攻击波及范围广泛,涵盖了波士顿、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等多个地区,被称为“半个美国互联网瘫痪”。
二、技术漏洞深入分析
1. 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缺陷
被黑客利用的物联网设备主要来自中国的杭州雄迈和大华股份。这些公司的摄像头模组存在系统性的安全隐患。这些设备在出厂时使用了相同的默认root密码,且无法修改。这意味着一旦黑客获取了这个密码,他们就可以批量控制这些设备,并利用它们进行攻击。
2. 攻击手法的特点
黑客利用公开的源代码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僵尸网络,并通过DDoS攻击瞄准了DNS基础设施。这种攻击方式能够切断域名服务,导致整个互联网服务瘫痪。
三、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
这次攻击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受影响的企业每小时的损失超过2万美元,有些企业甚至单小时损失就达千万美元级别。这次也暴露了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的严重滞后。当时,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已经高达50亿台,但厂商对于设备底层权限管理、密码强度等基本的防护措施普遍缺乏重视。
四、后续应对与反思
在发生后,中国厂商海康威视推出了新型智能摄像头,通过可自定义密码和强化权限管理来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此次也被列为网络战的经典案例。美国在此后加强了网络攻防能力建设,并推动物联网安全标准的立法。这次不仅标志着物联网安全成为全球网络安全的核心议题,也为全球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敲响了警钟。
这次美国互联网瘫痪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提醒我们,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加强网络攻防能力建设,以确保互联网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