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调查男子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
在河北廊坊市的某个角落,隐藏着一段关乎血液捐献与使用的真实故事。李某,一位普通的市民,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从2011年至2020年,累计献血八次。他的善举无疑为那些急需用血的病患带来了生的希望。在他自己因病需要输血时,却遭遇了一些波折。
让我们回溯到那个炎炎夏日,2024年8月,李某因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往霸州市第二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他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前检查中,医生发现他有贫血的症状,需要输血以支持手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医院两次申请用血,共输注红细胞800毫升,为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8月18日,当医院再次提出输血申请时,却被告知“献血证过期”,“需近期献血记录”方可优先用血。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震惊,尤其是李某的家属,他们无法理解为何曾经的无私奉献,在关键时刻却成了障碍。
这个的核心矛盾迅速浮出水面。医院方面声称因血站反馈“血源紧张”未能再申请用血,并误解了相关政策。而血站方面则表示从未收到医院的后续调血申请,同时强调献血证终身有效,没有所谓的“过期”规定。库存的血量也与平时持平,并没有出现短缺的情况。
廊坊市卫健委迅速介入调查,明确了责任所在。首先是政策执行的失误,工作人员对“终身免费优先用血”的政策理解不准确,错误地解释了需要“近期献血记录”。血站与医院之间的协同机制存在缺陷,信息共享不畅,导致调血申请无法有效对接。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处理措施。血站的分管负责人被诫勉谈话,供血科科长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也受到了政务警告,输血科主任和主管医生则受到了党内警告和政务警告的处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完善血站与医院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优先用血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加强工作人员的政策培训,规范与患者的沟通流程,避免因为沟通不当而导致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患者李某在8月26日完成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廊坊市卫健委也表示将强化无偿献血的权益保障,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他们希望通过这次,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血液捐献的关注和参与,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