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反垄宣传已然成为普及法律知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针对当前形势,各地的反垄断宣传活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多层次、深内容、长期性的宣传,增强公众的公平竞争意识。
一、多元化宣传形式
宣传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在线下,宣传活动以现场讲解、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展开,如柴桑区市场监管局在公共场所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成功发放了100余份宣传资料。线上宣传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扩大宣传覆盖面,青海省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法律解读内容,有效地提升了传播效率。结合执法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如江西省通过剖析21件垄断案件,不仅强化了警示效果,还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
二、分层次宣传对象
针对不同群体,宣传对象呈现分层次的态势。首先面向公众普及垄断行为的危害及举报途径,重点解答群众咨询,提升公众维权意识。其次聚焦企业,深入供水、供热、电子科技等重点行业,宣讲横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概念,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对行业协会进行专项培训,明确其在反垄断中的责任,防止通过行业自律名义实施垄断行为。
三、深化宣传内容
在宣传内容上,除了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外,还注重深化法律亮点解读,如柴桑区详细讲解反垄断法中数据算法、平台规则等新增规制领域。结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发放《公平竞争政策宣传手册》,推动政策与法律协同落地。
四、长效宣传机制
为了形成长期稳定的宣传效果,建立了长效宣传机制。开展常态化培训,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人员“以案代训”活动,提升执法与宣传能力。年度专项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江西省连续开展“公平竞争宣传周”和“三进”(进机关、进党校、进企业)活动,覆盖了广泛的企业和人群。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反垄断宣传已经形成了“立体化普法、精准化教育、常态化推进”的格局,有效地提升了全社会公平竞争意识。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