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难以造就“语言神童”
在语言学习的奥秘时,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存在一个神秘的“关键期”,能让我们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轻松掌握语言?关于“胎教能否造就语言神童”的话题,近日在上海外教社举办的“最年轻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获得者谈如何成才”学习交流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梅德明教授为我们揭开了一些迷雾。
胎教,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似乎在当代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怀有身孕的准妈妈们,希望通过胎教的方式,让自己的宝宝在未出世前就能接触并学习语言,期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精通多种语言的神童。梅德明教授却表示,这样的想法缺乏科学依据。他明确表示:“就我所知,没有因为接受语言胎教而成功的双语人士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相反,研究显示,婴儿在母体内时对外界声音非常敏感,不当的胎教方式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么,语言学习究竟有没有关键期呢?梅教授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研究显示,语言学习存在三大“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是1至5岁,第二个关键期是6至13岁,第三个关键期则是12至19岁。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至13岁是母语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在第二与第三关键期之间,即12至19岁,则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段。
为何如此划分呢?原因在于,孩子在第一关键期内学习语言主要是无意识的、从环境中获取的行为。而在第三关键期,孩子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认知能力、归纳能力和推导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习第二种语言尤为重要。
那么,是否可以将学习外语的时间提前到母语时期,让孩子同时掌握中文和英语呢?梅德明表示,虽然理论上可能培养出“完美的二语者”,但这需要非常特殊的生活环境,比如生活在双语家庭、拥有双语社区环境等,这些条件在中国家庭中很难实现。家长更应该关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在第二关键期(6至13岁)期间,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创造无意识接触英语的机会,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梅德明教授强调:“孩子学习外语的关键不在于考试分数,而在于是否对此产生兴趣。”让孩子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非任务,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言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