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牛来了,预防狂牛症该怎么做?专家解答!
日本和牛的解禁牵动着每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心弦。就在大家翘首以盼之际,美国却再次传来狂牛症的噩耗,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对于喜爱牛肉的食客来说,如何在享受美味的确保自身安全,避免狂牛症的威胁呢?
在人们的期待中,日本和牛有望结束长达十四年的禁令!食药署的公告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来自日本等国的优质牛肉及其产品即将有条件解禁入台,这一消息让美食爱好者们充满期待。但究竟何为狂牛症呢?
狂牛症即牛海绵状脑病(BSE),是一种致死性、传染性的神经退化疾病。早在1986年,这种疾病就在英国首次被发现。爆发之初,它给英国的畜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至今已造成全球约20万头牛只死亡,对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也使得狂牛症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议题。
感染狂牛症的牛只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情绪不安、敏感、攻击性强等。病理解剖后,会发现其脑部组织出现空洞,呈现出海绵状的病变。专家解释,这种疾病可能是由饲料中添加的动物肉骨粉引起的。这些肉骨粉通常来源于非供人类食用的废弃牛肉,其中可能含有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变异性普立昂蛋白。这些蛋白在牛的中枢神经中快速增加并积聚,导致神经细胞坏死,最终引发脑组织病变。
除了牛只外,羊、鹿、貂、猫以及人类等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病症。在人类中,这种病症被称为库贾氏病(CJD)。虽然大多数病例属于散发型的库贾氏病,与狂牛症无关,但也有新型库贾氏病与食用感染狂牛症的牛肉产品高度相关。新型库贾氏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病程相对较短,病情发展迅速,大部分患者在一年内死亡。
面对即将到来的日本和牛解禁,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狂牛症呢?我们需要关注食品安全部门的检测与监管,确保进口牛肉的安全性。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牛肉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质量不可靠的牛肉。了解库贾氏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史。
虽然狂牛症和库贾氏病给人带来恐慌和担忧,但我们不必过分惊慌。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注意食品安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并了解相关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就能在保证美味的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台湾狂牛症通报案例及进口牛肉政策调整
自上世纪末以来,台湾的卫福部疾病管制署与台湾神经学学会密切合作,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疾病通报及监测系统。针对狂牛症这一全球关注的疾病,至今已累计通报数百例。其中,有一例新型库贾氏病的极可能病例,该患者长期居住在英国牛海绵样脑病高风险时期,具有明确的疾病暴露史。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至今已报告发生超过两百例狂牛症确认个案,主要集中地仍然是英国,占全球病例数的近八成。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等疫区的牛肉进口政策调整。台湾对狂牛症的防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对于进口牛肉的来源地有着严格的规定。目前,针对已知的狂牛症发生国家,台湾仅开放了部分国家的牛肉进口,并对进口牛肉的牛只年龄、来源、屠宰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近日,食药署预告了日本、荷兰和瑞典的牛肉及其产品进口规定的草案,若一切顺利,最快在九月初便可解禁部分牛肉进口。这些国家的牛肉产品必须来自于一定月龄以下的健康牛只,且需经过严格的源头管理和输入查验。这些牛肉产品还必须明确标示原产地信息,供消费者辨识。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牛肉来源中,绝大部分来自国外进口,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牛肉占据较大比例。日本牛肉的解禁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对此次美国阿拉巴马州出现的狂牛症病例,台湾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详细调查。由于专家已经确认此次发病的牛只是年老牛只且并未进入台湾的进口屠宰链中,因此决定维持对美国牛肉的进口政策不变。同时强调,台湾进口的牛肉主要来自健康的年轻牛只,并采取严格的源头管理和输入查验措施。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研究表明,狂牛症的病原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部位而非肌肉组织。因此台湾坚决不进口神经组织部位,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对此次疫情事件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将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总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积极应对而不是过度恐慌让我们远离狂牛症共同守护我们的餐桌安全与健康。国人感染狂牛症风险极低
根据疾管署的研究,人类感染新型库贾氏病的几率极小。专家通过大量计算与数据分析发现,即使一个人从出生到八十岁每天都食用一定分量的牛肉,其感染风险依然接近于零。对于不同种类的牛肉产品,例如不带骨牛肉、带骨牛肉、牛内脏以及牛绞肉等,其感染风险均微乎其微。这一消息为喜爱牛肉的国人带来了安心消息。
专家们深入了变异性普立昂蛋白的活性特点,这种蛋白只有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压灭菌方式中才会失去活性。日常烹饪牛肉的过程无法达到这样的条件。对此,防范狂牛症的关键在于源头管控。对此,叶伯寿先生提出了防范狂牛症的七项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禁止含肉骨粉饲料的使用、牛只健康监测、屠宰场收牛检查、严格的屠前和屠后检查、改良屠宰方式以及确切运行牛龄鉴定与区隔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狂牛症的传播风险。
针对这一疾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必须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关卡,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民众也应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并遵循食品安全指南,确保自身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据来源于卫福部网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于那些关心食品安全、尤其是狂牛症问题的读者来说,这些数据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我们也要感谢那些为食品安全做出贡献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他们的努力为我们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
对于那些对牛肉情有独钟的国人来说,这一消息无疑为他们带来了福音。虽然防范工作依然重要,但我们可以放心地享受美味的牛肉带来的愉悦体验。提醒广大读者注意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食品安全做出贡献。我们也要感谢网友『没胆挂念』为我们提供了这篇有价值的文章出处:常春月刊第 414 期。【仅供参考,请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