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夺命关头 7个关键密码!
这是一起关于八仙尘爆事件的报道。在这次悲剧中,已经有8人不幸离世,逾180人仍处在危险之中。令人不解的是,有些人烧伤面积并不大,却不幸离世,而有些人烧伤严重,却恢复良好。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一一破解了影响烧伤者生死存亡的七个关键密码。
我们了解到“烧烫伤患者死亡率计算公式”的三大主要变因: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百分比以及有无吸入性灼伤。以一位年轻患者为例,其双脚烧烫伤面积占36%,双手手臂占18%,总计烧伤面积为54%,根据公式计算,其死亡率高达59.2%。除此之外,有无吸入性灼伤也是影响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那么,什么是吸入性灼伤呢?在八仙尘爆事件中,事发现场弥漫的细小粉尘和烟雾可能导致患者吸入性灼伤。医护人员在处理此类患者时,除了观察其全身烧伤面积外,还需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吸入性灼伤的问题。吸入性灼伤可能导致呼吸功能不全、肺水肿和感染等三个病程阶段的不同病理变化。
在呼吸功能不全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和肺部哮鸣音等问题。在肺水肿期,患者的肺部可能出现鸣声或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衰竭。而在感染期,病程进入第3到14天,患者将面临巨大的生命威胁。除了这三个关键病程,还有感染、器官衰竭、营养照顾、高压氧治疗和植皮等也是影响烧烫伤患者生死的重要因素。
被称为“奇迹男孩”的吕意铭,全身90%三度灼伤,目前恢复良好。仅有50%烧伤的陈天顺却因病发心肺功能衰竭而离世。这再次提醒我们,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个阶段都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治疗。
在面对这样的悲剧时,我们为伤者祈祷,希望他们早日康复。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烧烫伤知识的普及,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应对。让我们共同为这些生命垂危的人们加油,为他们祈祷!吸入性灼伤患者的生死悬于一线,其恢复之路尤为漫长和艰辛。气道与肺部受损严重,纤毛功能几乎丧失,这使得他们不能像常人一样轻松排出气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与此他们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也大幅下降,肺部变得异常脆弱,容易感染细菌。若异物长时间无法排出,不仅气管和肺部会发炎、浸润,甚至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从而引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最终可能诱发败血症。吸入性灼伤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
在评估烧烫伤患者的死亡率时,若患者伴有吸入性灼伤症状,其死亡风险会大幅上升。针对这种情况,有一种专门的死亡率计算公式,其中,若患者伴有吸入性灼伤,基本死亡分数需要额外增加17分。例如,一个20岁的烧烫伤患者,烧伤面积百分比为54%,若伴有吸入性灼伤,其死亡率计算公式为:20(年龄)+ 54(烧伤面积百分比)+ 17(吸入性灼伤)= 74(基本死亡分数),再乘以0.8的系数,得出死亡率高达72.8%。
这些烧伤患者的生死搏斗已经进入关键时刻。医师公会全联会秘书长蔡明忠表示,从事发日算起的30天内是患者能否存活下来的关键时期。这场与死神的较量可以比喻为一场艰难的“百日抗战”。烧伤后的皮肤留下的痂皮和坏死的组织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一旦感染,就可能引发血症和器官衰竭,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面对烧烫伤这一严峻的医疗挑战,我们深知在事发后的30天内是患者能否存活下来的关键期。这是一场生死搏斗,就像在百日抗战中重建与治疗的艰苦历程一样。对于烧烫伤患者来说,感染高峰期出现在第二周,但如果在百日之内能够稳定度过,那么他们将有望走向康复之路。
其中,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烧烫伤患者的治疗中。三军总医院高压氧中心的黄坤仑主任指出,高压氧治疗能够减少水肿,提高组织含氧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生皮肤的迅速生长。这一疗法能使伤口平滑,减少疤痕的产生,降低感染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患者在高压氧舱中接受治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纯净氧气的环境中。治疗过程大约需要90分钟,患者吸入100%的纯氧,高压氧舱内的压力会升高到1.4至3大气压。这样的治疗对于意识清醒、没有发烧症状的急性烧灼伤患者特别有效。对于那些烧烫伤面积较大、伤口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配合清创、植皮或皮瓣手术来达到迅速愈合的目的。
黄坤仑主任强调,经过多次高压氧治疗的烧烫伤口会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可能完全愈合。在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是保留皮表内的附属器官,以便未来表皮的再生,避免过多的疤痕形成。对于烧伤患者来说,长期的生理和心理复健同样重要。因为烧伤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外伤,治疗过程复杂,患者需要承受多次手术的痛苦,即使病情稳定后也需要长时间的恢复。
营养师程涵宇也指出,烧烫伤患者的身体代谢会发生重大变化。组织细胞的耗损会导致水分流失、蛋白质消耗和电解质失衡。患者需要摄入比平时高出1.5至2倍的热量,并保证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的20%,以应对肌肉和体蛋白组织的快速分解。
烧烫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从高压氧治疗的辅助到营养的摄入,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让我们携手为这些患者祈祷,希望他们早日康复。充足的热量和营养素对烧烫伤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为了促进伤口愈合、抵抗感染并减少肌肉组织的耗损,我们必须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营养。那么,烧烫伤患者究竟需要摄取多少热量呢?
程涵宇营养师指出,对于烧烫伤患者的营养需求,我们通常使用Curreri Formula公式进行评估。以烧烫伤面积达50%,烧伤前体重60公斤的患者为例,通过这一公式,我们得知每日需要摄取约3500大卡的热量。
除了总热量,八种关键营养素对烧烫伤患者的恢复不可或缺。这些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钾、维生素A、维生素B群以及维生素C。
蛋白质是烧烫伤患者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有助于组织修复。由于烧烫伤导致的高代谢状态,患者体内的蛋白质会大量分解,因此需要从饮食中大量补充。每日的蛋白质摄取量应比正常人多出2到3倍。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热量的重要来源,应占烧烫伤患者热量来源的一半。全谷根茎类、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
适度摄取含有脂肪的食物,不仅能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其中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还能改善免疫反应。
微量元素钾对于烧烫伤患者也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人体有效利用蛋白质。香蕉、奇异果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
锌的奥秘:能量代谢的关键角色与营养补充策略
锌是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的核心辅助因子,对创伤的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每天摄取适量的硫酸锌,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显著加速伤口的恢复速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天然食材中获取锌,比如蚵仔、牛肉、猪肉、黑芝麻、南瓜子和葵瓜子等。
为了帮助烧烫伤患者更好地摄取上述营养素,程涵宇营养师特别设计了一套一日五餐的营养补充方案。该方案不仅包含了日常的三餐,还增加了下午点心和晚上点心,旨在确保患者能够充分摄取所需的营养素,促进伤口的愈合。
程涵宇营养师也提醒广大患者和家属,在烧烫伤的康复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专业医师、营养师等护理人员咨询。切勿盲目听信饮食偏方或随意使用药物,以免导致症状恶化。
近日,一起尘爆事故引发了全国关注。其中一位烧烫伤患者因安装了叶克膜而引发社会热议。亚东医院的朱树勋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症急救中的叶克膜并非万能,其根本用途是暂时取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帮助心、肺衰竭患者度过危险期。叶克膜的使用需谨慎评估,避免滥用。
朱树勋院长指出,叶克膜适用于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多重器官衰竭、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严重中枢神经损伤或无法控制的败血症等病情严重到无法逆转的患者才适合使用。使用叶克膜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并不能保证患者的存活。医疗团队必须尽快解决引发心肺功能失调的主要病因,包括全身性感染或多重器官衰竭等。
使用叶克膜后,病情发展瞬息万变,需要高度专业的照护来应对突发危机。特别是使用叶克膜超过7天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并发症会越来越多,严重度也会相对提升。叶克膜的滥用问题亟待解决。
叶克膜虽然健保全额给付,但其高昂的耗材与急重症加护医疗成本让人望而却步。在使用前,我们必须进行谨慎的评估,以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增加病患痛苦,以及避免家属陷入无法挽回的后悔之中,形成三输局面。
对于深二度至三度的烧烫伤患者来说,植皮手术成为了关键。面对如八仙尘爆中的伤者,摆脱死神的纠缠,植皮手术显得尤为关键。时间紧迫,越早植皮,烧烫伤面积暴露于感染风险下的越小,存活率也就越高。是否所有烧烫伤患者都需要植皮呢?
并非所有烧烫伤患者都需要植皮手术。轻度烧烫伤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在1至3周内恢复。而对于那些伤势深达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的严重伤患,特别是烧烫伤面积超过20%的患者,他们需要尽快完成伤口清创和植皮,以缩小烧烫伤面积并降低感染风险。四度烧烫伤患者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即使植皮,成功率和存活率也相对较低。对于这些患者,如果局部手脚出现四度烧伤,可能需要截肢以保命。
在植皮手术中,使用的是患者自己的皮肤。人工皮和人工真皮只是植皮前的暂时性敷料。彰化医院整形外科暨手外科主治医师施博淳表示,植皮过程中除了使用这些暂时性敷料以降低体液、电解质流失和预防伤口感染外,还建议使用可做为人体真皮替代物的“人工真皮”。这种人工真皮的组织结构和人体真皮层架构相似度高,有助于受伤部位长出新生血管,减少疤痕增生和关节挛缩。
当烧烫伤深及真皮层时,患者在生命迹象稳定后应尽快进行伤口清创和植皮。这个过程包括术前生理状态的评估、补充营养、拟定植皮方式等。施博淳医师强调,要提高植皮手术的成功率和伤者的存活率,术前一定要进行抽血检查以确保生理指标正常。患者植皮前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助于降低植皮失败率。
植皮手术并非简单的将皮肤放置上去,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术前的取皮部位、植皮方式、身体状况,到术中的感染控制、皮片接触压力和贴合度,以及术后的照护,都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对于施博淳医师来说,目前有三种常见的植皮方法:传统植皮MASH、显微植皮MEEK和自体细胞收集器ReCell,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对于深二度至三度的烧烫伤患者来说,植皮手术是救命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谨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烧烫伤患者摆脱死神的纠缠,重新开启他们的人生旅程。自体细胞收集器是一种创新技术,利用细胞培养的原理,旨在通过从健康皮肤基底层提取细胞并将其喷洒到植皮区域来促进烧伤患者的皮肤细胞再生。尽管这项技术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具有潜在的救命价值,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稳定地将基底层细胞停留在表皮上,而这正是自体细胞收集器目前无法做到的。尽管这项技术在国内外的使用相对较少,但其潜力仍然值得期待。
对于烧伤患者来说,除了先进的植皮技术外,术后的照顾和复健同样至关重要。施博淳医师强调,植皮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在植皮后,患者需要通过石膏固定来确保植皮区域不会因碰撞或肢体活动而受到干扰。这个过程是必要的,因为植皮后的48至72小时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新的血管需要生长出来以恢复血液供应。为了保险起见,医生通常会在术后第4或第5天才移除石膏,并适度保湿伤口以确保其良好愈合。
随着伤口愈合,患者便迈过了生死关卡。真正的挑战在于接下来的漫长复健期。施博淳医师建议患者在医生、物理治疗师或职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轻度复健。这个过程虽然会伴随着疼痛,但却能有效预防关节硬化和挛缩,减少日后肢体行动困难的情况。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一过程中也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患者走出伤痛。
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持续的康复努力,他们仍然能够战胜死神,重获新生。正如施博淳医师所说,即使挽回了生命,接下来的复健期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将帮助他们克服难关,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篇名为《烧伤夺命关头 7个关键密码!》的文章强调了面对烧伤危机时的关键要素,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