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肾虚会手脚冰冷 5招让你手脚快速回暖
梁女士,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女性,每到冬季便饱受四肢冰冷的困扰。独自入睡的她,即便经过一整夜的安眠,床褥依然冰冷如铁。清晨醒来,脚依然冰冷,无奈只能依靠厚袜与热水袋的温暖才得以继续入睡。
在医生的解读下,这一现象得到了中医的深刻诠释。在中医的观念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女性的阳气天生不如男性旺盛,若肾亏则命门之火不足,无法将热量有效传递至四肢的神经末梢,导致手脚冰凉。
针对这样的状况,医生根据个人体质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在食疗方面,建议采用羊骨搭配黄芪,以补气益肾。具体做法为:取羊骨1000克,搭配黄芪30克,大枣10枚, 100克。将羊骨打碎后与黄芪、大枣一同入砂锅,加水煎汤。待汤汁熬成后,取汁代水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调味,稍煮后即可食用。此粥温热时食用效果更佳。
那么,手脚冰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阳气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医提到,手脚冰凉属于一种“闭症”,即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影响,肝脉受寒,影响肝脏造血功能,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进而使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
除此之外,月经和生育引起的激素变化也是引发手脚发凉的一大因素。在手脚发凉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激素变化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还有一些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手脚冰凉。例如,雷诺病和雷诺现象、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过分敏感、时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
那么,面对冬天手脚冰凉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调整心态。研究表明,情绪激动时手的温度会很快下降,平静后便可恢复。保持平静、避免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对于防止手脚冰凉具有一定作用。
多进食热量高的食物。在冬天,我们可以多食用肉类、面食、蛋奶等足够热量的食物,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强身健体的中药,如人参、鹿茸、蜂王浆等,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注意保暖避寒。冬季气温较低,务必及时增加衣服和鞋袜,对手脚进行适当的保护。可以经常擦些油脂以保持温暖,必要时外出应戴上手套、穿上厚一点的棉鞋。一般情况下,只要脚底暖和,全身都会感到温暖。
对于梁女士来说,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并坚持下去,相信她一定能重新找回手脚的温暖。冬季来临,很多人会感受到手脚冰凉,这时除了增添衣物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这种状况。
适当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不必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方式,步行、慢跑、爬楼梯或健身舞等轻松的运动方式就能达到全身锻炼的效果。如果手凉,可以加大上肢的活动量;如果脚凉,则增加下肢的运动。这样有针对性的锻炼能够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热水浴足也是很好的方法。每天用温热水浸泡手足,同时进行四肢的按揉,可以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双足上的穴位众多,约占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将双足泡在热水中,能够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显著改善冬天手足冰冷的症状。若能在热水中加一些热性药材,如八角茴香、红花、肉桂、生姜等,效果会更佳。
合理的饮食也有助于驱寒暖身。推荐一款当归生姜羊肉汤,这道汤源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非常适合冬季食用。具体做法是将当归、生姜和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煮沸后去浮沫,加入料酒,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以调味即可。
红糖枸杞老姜茶也是一款很好的暖身饮品。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的作用。老姜味道辛辣,可以补血活络。制作时只需将老姜、枸杞、红糖和水放入锅内中火煮约15分钟即可。
冬季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有很多方法,适当的锻炼、热水浴足以及合理的饮食都是很好的选择。让我们在这个冬天温暖起来,远离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