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胸闷气短,小心体内湿浊瘀积 这样做战胜心血管疾病

健康养生 2025-04-28 09:52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中医的脏象学说中,有一个特殊且至关重要的概念,即三焦。这个概念包括了人体的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部分。在中医理论中,三焦被视为六腑之一,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重要性。

上焦,从横膈以上的胸部开始,涵盖心、肺和头面部。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气的升发和宣散,就像春天的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焦,位于横膈以下至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其中包括脾和胃。这一区域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的源头,犹如自然界的沃土,滋养着生命的能量。

下焦,涵盖了胃以下的部位以及肝、肾、小肠、大肠和膀胱等。它的主要任务是排泄粪便及尿液,保持身体的清洁与平衡。

一旦三焦受到病邪的侵犯,病邪会在各脏腑间游走。例如,当下焦受到燥邪的侵袭时,会耗损阴液,导致肝肾阴虚的现象。这时,身体可能出现面红身热、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疲倦耳鸣等症状。

我们体内的湿气运行,与三焦脏腑的功能息息相关。湿气的生成从中焦脾胃开始,然后输送到上焦的心肺,最后回到下焦的肾与膀胱,如此循环往复。

现在,让我们关注心血管疾病。很多人经历阵发性胸闷,往往不以为意,以为是普通的小毛病。这种胸闷可能是冠心病的信号。虽然患者可能从未体验过典型的胸痛症状,但偶尔的胸闷、胸口灼热、腹胀、腹闷等都可能是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心脏是一个强壮而中空的肌肉组织,每天跳动数十万次,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当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就会导致心脏无法输出足够的血液,影响心律,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衰竭。

对于经常胸闷气短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关注体内湿浊瘀积的问题。中医认为,湿邪会阻碍气的运行,导致胸口乃至心脏部位的气血不畅。当体内湿度过高时,湿浊瘀积在胸口,会导致胸中的阳气无法舒展,使人感觉胸闷气短。这种现象在阴雨天尤其明显,因为外界的湿气会加重身体的湿邪。

针对心血管疾病,推荐一款保健食疗天麻丹参核桃粥。这款粥的材料包括天麻、丹参、核桃和红枣。它们共同具有疏通经络、补益心气、降低血管发炎及硬化风险的功效。

还可以通过按压一些穴位来缓解心脏不适。例如,膻中穴、少府穴和神门穴都是重要的穴位,适当按压可以帮助舒缓胸部不适,保养血管。

关注三焦的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的健康,是保持整体健康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穴位按压,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心血管的健康。在生活的繁忙与压力之下,我们的心脏有时会发出不适的信号,胸闷气短等症状或许就是身体在向我们诉说其承受之重。除了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我们身体的某些穴位也能为我们提供帮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能够缓解心脏不适症状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对于膻中穴,它位于胸部正中线第四肋间处,也就是两乳头之间。这个穴位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多个经络的交汇之地,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开胸的效果。每次按压五秒,每天多次,可帮助缓解心脏的不适症状。在西医检查无其他需要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按摩频率,以缓解胸痛症状。

再来到少府穴,这个穴位位于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到之处。少府穴是心经气血的聚集地,经常揉按可以发散心火,帮助保养心血管,预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穴位神门穴。它位于手腕处,掌心朝向自己时,在小指延伸到手腕关节的横纹处的凹陷处。神门穴是心的原穴,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作用。揉按这个穴位不仅可以调整与心脏、心神相关的疾病,还可以缓解焦虑、失眠、晕车、五十肩、胃食道逆流和更年期不适等问题。

这些穴位都是我们身体的天然宝藏,适当的按摩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心脏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进行适当的按摩,让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让心脏更加强健。

摘自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彭温雅医师的湿气调理全书排湿从养气开始》一书。如果您在阅读后觉得有益,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益于这些穴位按摩的知识。但请注意,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确保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上一篇:刘涛深夜发文哭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