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症状及自救措施
食物中毒是一种因摄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食物中毒通常分为几大类,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时节。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和食物有多种,其中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腊样芽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
在夏季到秋季气候变凉时,食物极易发生腐败变质,加上苍蝇蚊虫的吸食,食物中毒的几率更大。如果食用了被病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很可能导致食用者出现食物中毒。为了保障身体健康,我们必须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防止食物中毒。
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佳办法即是保证食水及食物的清洁。在选购食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购买没有受到恰当保护的食物,如挂在店外的烧味卤味和没有盖好的熟食等。不要光顾无牌食肆和熟食小贩,由于他们的烹调环境和方式大多不符合卫生标准。在选购包装好的食物和罐头时,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购蔬菜水果时,不要过分迷信它们的完美外表,因为过于完美的外表往往是大量喷洒农药的结果。
在处理食物方面,要将熟食物与生食物分开处理和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选择新鲜的食物后,彻底洗净食物及相关处理用具非常重要。将蔬果洗净的主要目的是去掉表面灰尘、寄生虫,更重要的是将蔬果表面的农药残留洗干净,以防止农药中毒。
在食物的储存方面,准备好食物后应及时进食。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在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时间条件下,细菌才能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降低温度和缩短储存时间是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剩下的食物应妥善保存,如要保留,应在摄氏4度或以下保存。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时,应注意冰箱并非万能,不要将其当作储藏室。冰箱内不应塞太多东西,以保证冷空气的正常循环。
防止食物中毒的四大原则为新鲜、清洁、迅速、加热及冷藏。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必须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确保饮食安全。食物中毒紧急处理与自救指南
遭遇食物中毒,是生活中常见的健康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况,了解紧急处理与自救的方法至关重要。将为你详细解读如何在食物中毒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处理。
(1) 催吐为先:若你刚进食不久,且出现呕吐、腹泻等典型食物中毒症状,应尽快催吐。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排出毒物。可以饮用盐水,若未出现呕吐,可多次尝试。对于因食用变质荤食物导致中毒的,可服用十滴水以促进呕吐。但请注意,昏迷状态下不宜进行催吐,以免引发窒息。
(2) 慎重止泻:腹泻是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但不要轻易服用止泻药。让体内的毒素排出后,再寻求医疗咨询。
(3) 导泻处理:若进食时间较长,超过2-3小时,且情况尚可,可考虑服用泻药以排出毒物。使用大黄、元明粉或番泻叶等,均可达到导泻的目的。
(4) 食物解毒:针对特定食物导致的中毒,可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食物解毒。如,食用变质的鱼、虾、蟹等,可食用食醋;误食变质饮料或防腐剂,则可选择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紫苏和生甘草也有解毒作用。
(5) 注意休息与饮食:卧床休息是关键,饮食要清淡,先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及辛辣调料。吐泻腹痛剧烈时,应暂时禁食。
(6) 注意体征:若出现抽搐、痉挛等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安全地方,并用筷子和手帕防止其咬破舌头。如症状未缓解,甚至出现脱水、四肢寒冷、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救治。
特别提醒: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要注意防止窒息。呕吐时,应侧卧以便于吐出。吐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留取呕吐物和粪便样本以便医生检查。腹痛剧烈时,可采取仰睡姿势,双膝变曲,这样可以缓解腹痛。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出现休克症状。
面对食物中毒,了解紧急处理与自救方法至关重要。请大家务必重视,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