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防秋郁 老人6招缓解悲秋情绪

健康养生 2025-04-28 03:52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秋分将至:关注中老年人情绪,避免“悲秋”来袭

随着日历翻页,9月22日的到来宣告了秋分的临近。当提及秋分,我们总会想到古人所说的“伤春悲秋”,尤其在此时节,抑郁情绪似乎更容易侵袭人们的心灵,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那么,为何秋季会更容易使人陷入伤感?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中老年人缓解这种情绪呢?

秋分时节,标志着真正的秋季来临。这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昼夜时间相等,人们在养生中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从中医角度看,“天人相应”,肺与秋季相应,肺主气司呼吸。中老年人对秋季的气候变化尤为敏感,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的景象,容易产生悲秋、垂暮之感。而从西方科学的角度,秋分后北半球昼短夜长越来越明显,气温逐渐下降,阳光不再充沛,这影响了由阳光控制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使人心生疲惫,情绪低沉。

随着季节的变化,一些常见的景象或物象如秋风萧瑟、树木凋零等都会对人的心境产生影响。特别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对意像特别敏感,心理反应也特别丰富。对于有抑郁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排遣悲秋的情绪。

那么,如何判断家中的老人是否陷入了抑郁情绪呢?专家指出,如果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则需要引起注意并尽早就医:显著的抑郁心境,晨重暮轻;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无价值感和内疚感;感到前途暗淡;有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早醒;进食障碍;性欲减退;精力下降,容易疲劳,活动减少;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如何缓解“悲秋”情绪呢?以下为您推荐6个方法:

1. 亲近自然:多接触大自然,如散步在公园或郊外,感受阳光的温暖,呼吸新鲜的空气。

2. 保持社交: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心情,寻求支持和理解。

3.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这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进而改善心情。

4. 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提高心情。

5. 培养兴趣: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绘画、音乐、阅读等,以转移注意力,改善心情。

6. 心理咨询:如果情绪持续低落,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秋分将至,让我们多关注家中中老年人的情绪,帮助他们缓解“悲秋”情绪,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秋季。秋分养生,重在情绪与行动

秋分时节,除了关注天气变化,我们的养生之道更应注重情绪和行动。让我们一同如何在秋分养生中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安宁。

一、情绪管理: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秋分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节情志,使之心平气和。正如古人所言:“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避免情绪波动,让心灵沐浴在宁静与和谐之中。

二、适度活动:在能力范围内多活动身体,让身体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多晒太阳,让身体的阳气得以舒展,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三、户外锻炼: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此时空气质量佳,不妨多出去走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人神清气爽。快步走、跑步都是不错的选择。登高远眺也是个好办法,远眺能轻易驱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四、关注身体健康:正确对待自己的躯体,如果有其他躯体疾病,一定要及时去治疗。只有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才能有效抵抗不良情绪。

五、充实自我: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学习新知识,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避免自我封闭,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读书、旅行、艺术、音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情绪状态。

六、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心情,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滋养和支持。

秋分养生不仅要注意饮食和休息,更要关注情绪和行动。通过培养乐观情绪、适度活动、户外锻炼、关注身体健康、充实自我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我们就能在秋分时节实现真正的养生之道,让身心得到全面的呵护。

上一篇:女人吃杏仁的美丽理由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