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年味美食飘香(新春特辑)

健康养生 2025-04-27 22:12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当街头出现挑着柏香桠的山里人时,年味便悄然而至。

在西南的遵义,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为了保存食物特别是肉类,便制作起了腊肉。在没有冰箱的年月里,这些腊肉被挂在灶头,经受着烟熏火烤。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味从浅栗色逐渐变黑,但味道却愈发醇厚。

在城里,虽然不用柴火煮饭,但熏制的腊味仍是不可或缺的年货。记得当年居住的家属院里,每到冬至前后,大铁皮桶就派上了用场。从第一户人家开始熏肉起,整个小院的烟熏味就会一直弥漫到腊月二十八。

制作腊味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便是灌香肠和腌制腊肉。母亲会早早到菜市场选购肥瘦相间的猪肉,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腌制后,再灌入肠衣中。这个过程需要严谨的工艺和精确的技术,以确保腊味的口感和质量。母亲还会积攒瓜子壳、花生壳等,再配上柏香桠等植物燃料进行熏制。在熏制过程中,油润的腊味香与坚果壳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如今物资虽然充裕了,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熏制的方式来储藏肉食了。但自家制作的腊味依然让人怀念不已。那烟火缭绕的腊味香里承载着时间的记忆与亲情的味道。每一家的腊味各有特色体现着主妇们的厨艺水平。在年夜饭桌上腊猪脚炖方竹笋、腊肉炒大头菜等菜品更是必不可少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蒸馒头也是迎年的重要习俗之一。在大杂院里一声声呼喊声中李婶忙着和面张叔忙着生火火苗映红了厨房不一会儿热腾腾的蒸汽就从窗户飘出弥漫着馒头的香味。做馒头的过程寓意着“发家”和“蒸蒸日上”等美好愿景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即使现在食物极为丰富购买也十分方便许多人仍然保留着过年蒸馒头的习俗。其中“枣饽饽”更是寓意着吉祥和丰收。

红红火火蒸馒头的场景不仅是一道美味的佳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家乡人的记忆和情感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岁月轮回中,大枣一直是喜庆的象征。有时被切片去核,似肥胖的“枣鱼”,有时又像充满硬刺的“刺猬”,它们被巧妙地插在馒头上,宛如一件件艺术品。在坊间,红枣的寓意丰富多样,常常与和谐美满、红红火火的生活相联系,象征着幸福与吉祥。这些寓意美好的枣饽饽,不仅外观诱人,口感更是香甜可口,让人吃了之后,仿佛能迎来一年的好运气。

除了制作馒头,过年时蒸制“卡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这种用木刻模具制作的面食,被人们视为馒头的一种变体,其式样丰富多样。“卡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既有鱼、桃等自然元素的呈现,也有十二生肖等动物图案的刻画。模具上的字、福字、寿字等字样,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过了小年,大街小巷便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为过年准备美食。大铁锅成为大家共享的资源,邻居们轮流使用,共同蒸制馒头。这段时间里,整个大院都弥漫着欢乐、和谐与温馨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过年的美好。

馒头蒸好后,需要妥善保存。在过去,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会利用过道、走廊等阴凉地方来存放馒头和“卡子”。它们被包裹在干净的纱布中,再额外加上一层保护层,或者放入缸、坛、纸箱里,能够保鲜十几天。有的保存得当的话,甚至出了正月还依然鲜美如初。

正月里,是享受美食的时刻。配上卤肉、炸鱼和现炒的蔬菜,喝上二两小酒,再配上白软的大馒头或“卡子”,幸福感油然而生。虽然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慢慢改变,但它们的内核依然深入人心,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令人喜爱。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代代相传的口福和情感的纽带。

上一篇:十种方法让小弟弟变老大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