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慢性病致残,怎样减少老年人跌倒致残

健康养生 2025-04-27 21:50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数量的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每年新增残疾人数量高达约200万。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残疾预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在这份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残疾预防工作将迎来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突破。该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残疾预防主要指标要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APEC健康科学研究院的郑晓瑛教授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居民疾病谱的重大变化,残疾预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行动计划坚持三级预防原则,针对遗传、疾病、伤害等主要致残因素,提出了五大主要行动。其中,普及残疾预防知识被视为基础工程,特别强调增强公民个人的残疾预防意识和能力。行动计划还明确了20项工作任务和25项工作指标,涵盖了各主要致残因素的防控任务和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强调了加强重点人群残疾预防知识普及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老年人以及高危职业从业者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普及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防控的科学知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田向阳主任医师认为,这是行动计划的亮点之一,能够提高知识普及的效率和效果。

行动计划还加强了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慢性病致残防控等方面的工作。在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方面,计划指出要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干预。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的朱军主任强调,及时参加筛查有利于尽早发现缺陷,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在慢性病致残防控方面,行动计划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强调体育健身在慢性病防治和康复中的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临虹首席专家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慢性病致残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残疾预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行动计划既具有系统性,又具备前瞻性,可操作性强,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残疾预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王临虹强调,防控慢性病致残必须从预防做起。她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主张广泛开展健身运动,同时加大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力度,对并发症进行筛查与干预,以便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在第五个看点中,社会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加强以及精神疾病的防治被明确提出。计划指出要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个体危机干预,同时加强群体危机管理。黄悦勤,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认为社会心理服务的强化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预防。她强调社区的角色,提出要及时对生活工作中出现危机的居民进行干预,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第六个看点聚焦于伤害致残的防控,特别是老年人跌倒致残的问题。段蕾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介绍了跌倒是我国老年人因伤害就诊的首要原因。她呼吁老年人自我防范跌倒,包括穿着适合的衣服鞋子、动作放慢、遵医嘱服药等。她也呼吁子女帮助老人进行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部门和社会推广老年友好环境建设,改造公共场所的潜在跌倒危险环境。

至于第七个看点,它聚焦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康复服务。计划提出开展残疾人基本需求与服务状况调查,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等基本康复服务。龙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原主任,表示康复服务对残疾人而言是生命的重建。她指出当前我国康复人才短缺的问题,并期待在“十四五”期间,康复大学不仅能培养高端人才,还能带动全国各地加大康复人才的培养力度。

上一篇:前列腺炎的吃穿住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