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覆盖全国所有统筹地区 医保支付更科学更

健康养生 2025-04-27 08:54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挂号、检查、取药,这些流程对于病患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些环节中,如果你是医疗保险的参保人,超过一定的起付线后,医保基金将承担一部分费用。这意味着,我们在看病的过程中,医保基金在为我们分担经济压力。

今年开始,医保支付方式将发生一场全面变革,这不仅仅是一场在医保基金和医院之间的调整,更关乎每一位参保人的利益。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从2022年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将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DIP)的支付方式改革。到2025年底,这一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提供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支付机制是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的关键。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即根据治疗过程用到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耗材等实际费用进行结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长,这种支付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容易引发过度医疗行为,造成资源浪费和参保人、医保基金的经济负担增加。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优化支付机制。在实践中,出了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针对不同疾病和医疗服务特点进行分类推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路径的开展,更加科学、精细、规范的医保支付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新的DRG/DIP付费方式就是一场变革的先锋。DRG付费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将患者根据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等因素分入相似的诊断相关组,医保再按相应的标准进行支付。而DIP付费则是按病种分值付费,在总额预算下,根据年度医保支付总额和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来计算支付标准。

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相比,DRG/DIP付费是一种更科学、更精细的医保支付模式。它不仅能提高医院费用管理的效率,还能兼顾临床发展。推行DRG后,医疗机构将更加注重成本管控,压缩治疗中的不必要开支,实行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患者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实现医保基金、医院和患者三方的共赢。

国家医保局在综合地方版本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融合兼容、覆盖全面、编码统一等特点的CHS-DRG支付版本,标志着DRG在我国从分散走向统一,逐步规范。DRG/DIP付费方式的推进也标志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医疗机构和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新的支付方式不仅能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还能促进医疗机构的提质控费增效,实现医保、医院和患者的三方共赢。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预示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深化和完善。对于医院与医生而言,新的支付方式无疑是一场重要的改革。它将激励医院和医生更加自觉地规范医疗服务,积极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种支付方式还将推动医疗机构提升疾病诊治能力,以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水平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

对于参保患者来说,医院在控制成本后,相应的收费项目将减少,这意味着患者在看病就医时需要花费的费用将降低,个人负担也会随之减轻。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长期以来,高昂的医疗费用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医保机构的一大难题。

那么,这种理想模式能否在现实中实现呢?为了验证这一点的可行性,国家医保局在2019年以来,先后启动了30个城市的DRG付费试点和71个城市的DIP付费试点。这些试点城市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以湖北武汉为例,作为第一批DRG试点城市之一,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都纳入了试点范围。在试点期间,住院次均费用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1月的14992元降至10月的13712元,降幅达到了近9%。医疗机构的收支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常见病、多发病的收治比例明显降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也由负转正,扭转了连续7年当年出现缺口的趋势,基金支出风险得到了初步化解。

在贵州六盘水,DRG付费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住院医疗总费用增速较2019年有所下降,全市医保支付住院费用增长率也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的住院次均费用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所减少。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应亚珍认为:“实施DRG/DIP付费将有效改变长期以来医保被动买单、医院粗放发展、患者看病负担重的弊端。”这场改革对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来说,无疑是一场互利共赢的好政策。它将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医疗机构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实现医保、医院和患者的共赢。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