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失智没药医?失智本来就不靠药医!
谁说失智无药可治?打破常规,关爱从心开始!
独家专访圣荷西阿兹海默活动中心的创办人Dr. Gary。这位资深医师的前三十年职业生涯,一直在为病人开药。退休后,他却投身于一项不同的事业“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圣荷西阿兹海默活动中心,一个与众不同的失智日照中心,已经走过了三十载春秋。这里的服务模式独树一帜,不分失智程度,只要有能力自理和参与群体生活,这里都欢迎每一位会员。
创始人Dr. Gary史坦基医师强调,这个中心的名称中特意去掉了“照顾”二字。“我们透过行为科学来沟通,用同理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让失智者通过参与,过正常的生活。”
这是一个老幼共托的创新失智照顾模式,全美独一无二。在这里,失智症患者不会被当作病人看待。2016年的一次参访,让许多人被这里的氛围深深打动。
中心外观如同寻常百姓家,毫无特别之处。但一踏入其中,温馨的家具摆设,舒适的空间设计,完全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失智症者的日间照顾中心。长者在这里分组进行各种活动,无论是做手工艺还是玩击球游戏,都显得非常和谐自然。
更令人惊喜的是,中心旁设立的托儿所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们每天定时来与这些爷爷奶奶互动,长辈们也期待与孩子们交流,共同度过美好时光。这种交互设计,让失智长辈和孩子们彼此交融、共同成长。
Dr. Gary和他的妻子Pamela,是这个“魔术空间”的重要推手。为了让失智症患者有个地方可去,他们不断努力,甚至让Dr. Gary这位高龄医学、失智症专家兼内科医师,学会了举办募款餐会、看财务报表和修缮房屋。
英文俗谚说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子的努力,而对于家有失智患者的家庭来说,需要的则更多。Dr. Gary表示:“中心的存在希望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让他们得以持续工作。”
日本为例,照顾失智症患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而Dr. Gary的方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他们设计让会员参加各种日间活动,以此缓解家人的照顾压力,提升家人间交互的品质。
回首三十年的心路历程,Dr. Gary表示:“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只是希望失智患者不要被关起来,有个地方可以去。”从最初的空地和货柜屋,到现在温馨舒适的活动中心,他们的努力让许多人受益。
这里的每一个设计都充满爱心和智慧,从空间规划到活动设计,都让会员感到安全和自由。失智症虽然是一种挑战,但在这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希望和温暖。在医学领域,失智症似乎被视为一类难以攻克的难题。在Dr. Gary的眼中,对抗失智症并非仅仅依靠药物。他强调,对抗这种疾病需要的是一颗同理心,以及适当的行为引导技巧。
当前,失智症的治疗和照顾仍然过于医疗导向。被诊断出失智症的患者往往像其他病人一样,接受药物治疗和行动限制。当他们的情绪变得亢奋时,往往会被急忙地用药物来使他们镇静。Dr. Gary指出,这样的做法忽视了患者情绪的健康和饱满,他们需要适当的情绪疏导途径。
令人欣喜的是,Dr. Gary所推广的阿兹海默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中心通过行为科学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重视如何创造一个失智友善的环境,而非将患者隔离。阿兹海默活动中心的老年人和孩子共托计划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亲和力为患者提供了情绪的出口。
照片取自阿兹海默活动中心的网站,展示了该中心温馨而亲切的氛围。Dr. Gary坚信,最好的失智症照顾者并非医疗或社会福利出身的人。他们拥有一种让人放心的特质,喜欢与人交流,这样的照顾能力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身为阿兹海默活动中心的理事,Dr. Gary已经二度退休,但他却比未退休时更加忙碌。除了负责中心的运营和多个组织的管理工作,他还担任州府的医疗顾问。谈到自己的第三人生,他表示希望找到适合的人来接任中心的运营重任,而自己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推广和分享阿兹海默活动中心的理念和故事上。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New Trend迎战老化论坛应运而生。该论坛聚焦于全球健康老龄化新趋势、无忧老后的新服务和跨界交流的隐形商机大爆发等议题。而该文章《人说失智没药医?失智本来就不靠药医!》则是由网友‘放任委屈’分享。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同时请注意,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