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是补钙的最佳时期?补钙这三误区你试过吗?
关于婴儿缺钙的三大误区与日常补钙方法
据的儿童健康专家统计,我国出生的婴儿中有一部分受到“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影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宝宝缺钙”。在帮助宝宝补钙的过程中,家长们不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还要警惕三大误区。
误区一:补钙剂越精细越好?
补钙并非钙粉越细越好。补钙剂的颗粒大小只是物理变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钙的吸收率实际上只在30%到40%之间,不存在所谓的“95%”吸收率。钙剂被摄入后,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穿透骨头外层,固定到内部骨质中。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宝宝,父母应避免选择碱性较强的补钙剂,如碳酸钙、活性钙等。0至2岁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600毫克的钙,其中毫克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只需补充200毫克的钙剂。
误区二:补钙过头无害处?
婴幼儿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进行。过量补钙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危害。例如,补钙过多可能导致囟门过早闭合,限制脑部发育;肠胃不适、食欲不振;骨骼钙化过早闭合,限制身高发展;血液钙含量过高可能引发高钙血症及各种结石病。极端情况下,长期过量补钙还可能引发“鬼脸综合症”,伴随一系列健康问题。
误区三: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补钙?
并非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补钙。只要孩子能够咀嚼进食、接受阳光沐浴,通常不需要额外补钙。特别是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由于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和鱼肝油是最佳选择。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肠道碱性,促进钙质在小肠内的吸收。
在日常饮食中,有许多食物是宝宝补钙的良好来源。首先是牛奶,营养丰富且钙磷比例适宜,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其次是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有助于促进钙质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A过量会引起中毒,因此鱼肝油的食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除了这些日常食品,还有许多其他富含钙质的食物可以帮助宝宝补钙,如豆制品、虾皮、紫菜等。在饮食上做到均衡搭配,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都是预防宝宝缺钙的有效途径。坚果是孩子们补充钙质的好选择。色彩斑斓的坚果,如杏仁、核桃和腰果等,不仅富含钙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这些坚果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好帮手。
绿色蔬菜也是孩子们摄取钙质的优质来源。绿叶蔬菜如羽衣甘蓝叶、西兰花、芥菜和菠菜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且蔬菜中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效率。每一口绿色的蔬菜,都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小小守护者。
豆类也是孩子们摄取钙质的重要来源。花豆、黑眼豌豆等豆类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它们可以制成豆浆或豆腐,让孩子们享用。需要注意的是,1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开始喝豆浆,并且每次不宜过量,以避免蛋白质过敏的风险。
说到补钙的最佳时间,科学研究表明,临睡前是给孩子补钙的最佳时机。为什么呢?因为在白天,孩子们通过日常饮食就能摄取大约三百到四百毫克的钙元素。当钙元素通过尿液排出时,血液可以通过白天的食物补充来维持血钙平衡。
在夜晚,当孩子不再进食时,尿液排钙的过程仍在继续。为了维持血钙平衡,身体会动用骨骼中的钙。与此人体内的血钙调节激素在白天和夜间的分泌量不同,夜间的血钙水平较低。夜间的低血钙水平会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加快骨钙分解。临睡前补钙尤为重要,可以为孩子体内夜间的钙元素调节提供来源,阻止体内动用骨钙,确保孩子不会因缺钙而影响健康。
除此之外,钙元素还有镇静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入睡,增加睡眠的时间。爸爸妈妈们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机,为孩子做好补钙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