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症状 男人要看清
介绍前列腺癌:认知、诊断与早期治疗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前列腺癌这一男性健康隐患愈发受到关注。尽管前列腺癌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发病率上升的趋势,但幸运的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往往能带来高治愈率。那么,如何预知并诊断前列腺癌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这得益于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前列腺癌的症状表现主要为下尿路梗阻,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前列腺癌可分为临床型、偶发型、隐蔽型和潜伏型。
1. 前列腺癌的类型与症状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以下尿路梗阻症状为主,如尿频、排尿困难和尿流变细变慢等。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癌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其中临床型是最易察觉的,而潜伏型则常在死后才被偶然发现。
2. 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
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赖于三种方法: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直肠指诊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这是一种前列腺特有的物质,其浓度可以在男性血液中检测出。若PSA值高于正常,可能意味着前列腺癌的存在。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
直肠指诊:可以触摸到前列腺表面是否有硬节,这些结节可能较小或大而高低不平。早期前列腺癌的直肠指诊可能正常。
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这是目前唯一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通过多点穿刺获取活体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检查。虽然是有创检查,但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医生会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B超、CT与磁共振:这些高级检查手段在前列腺癌的诊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主要用于已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帮助医生细致地分辨癌症的早晚期,探查前列腺周围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这些检查手段并不能单一地用于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仍是确诊的“金标准”。为了确保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必须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这是因为前列腺穿刺后,前列腺内部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分期的准确性。这些检查在穿刺活检前的主要目的并非诊断,而是为了更精确地评估病情。
(5)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前列腺癌患者常见骨转移,而这种检查方法能够较早地显示出骨转移病灶。
前列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与其生长速度以及尿道压迫程度密切相关。
排尿异常
前列腺环绕着尿道,因此当癌变压迫尿道时,会出现排尿异常的症状。起初,患者可能会频繁感到尿意,夜尿增多。随着肿块的增大,尿道受到压迫,尿流可能变细,排尿不畅,尿程延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疼痛,甚至血尿,此时应高度警惕。当癌肿逐渐增大,尿道受压更为严重时,可能导致小便困难,尿液在膀胱内潴留,导致膀胱极度充盈,这时需要导尿。
疼痛
当前列腺癌发生转移,特别是盆腔转移时,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部疼痛,或者出现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常常向会阴部及肛门周围放射。
男性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性
仅仅通过抽血检验前列腺癌数值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许多前列腺癌患者即使数值正常也可能罹患癌症。数值可能受到年龄、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抽血检验外,还应定期进行肛门指诊检查。一位71岁的老人因性功能问题去医院就诊,虽然其前列腺特异抗塬(PSA)数据正常,但通过肛门指诊却发现了前列腺左叶的硬块,最终被诊断为第三期前列腺癌。这表明除了血液检测外,肛门指诊也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根据卫生署的数据,前列腺癌是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发生率逐年上升。建议无家族史的50岁以上男性每1-2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指诊和抽血等。如果有男性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应提前到45岁开始进行筛查。一旦发现排尿困难、血尿、勃起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