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些迹象,是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
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健康的关键
作者:裴雪飞
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如同一部精细的交响乐,各种共生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一旦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的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在8月19日的《名医面对面》栏目中,中科院博士、微生物组学专家段云峰为我们揭示了肠道菌群的奥秘。这一栏目由《中国经营报》推出,旨在通过名医与媒体的权威联合,为大众带来全面的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那么,如何知道我们的肠道菌群是否失衡呢?段云峰表示,肠道菌群的失衡有许多表现,其中面部反应是最直观的表现。比如面部长痘、皮肤黯淡等都可能是肠道炎症的反应。体味的变化也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口腔异味等也可能是口腔菌群紊乱,进而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除此之外,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衡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肠道菌群的失衡呢?饮食习惯、抗生素滥用、与微生物的接触等都可能造成影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造成了独特的菌群构成。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情绪都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谈及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段云峰表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共生菌,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引发胃炎甚至胃癌。治疗方式一般会推荐抗生素,但容易复发。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口腔卫生,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复发。
当我们谈到调节肠道菌群时,益生菌和益生元是两个常被提及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益生菌是一种活性微生物,而益生元则是一种物质。益生菌在特定数量时可以促进人体健康,但保持其活性状态是有难度的,因为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
段云峰指出,“水土不服”就是一种典型的菌群失衡表现。在调节肠道菌群时,应该尽量保持饮食和生活的稳定性,避免过大变化。对于“肠道菌群紊乱要如何调节”,他建议遵从本土饮食习惯,因为人体内的菌群对环境有依赖性。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了解肠道菌群的失衡表现、原因以及调节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与段云峰博士一起,关注肠道菌群,守护我们的健康。关于益生菌产品的保存与选择
在现今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益生菌产品,想要确保这些产品中的益生菌保持活性,冷藏便成为了关键所在。唯有将益生菌产品置于冷藏区,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其内部菌群的活性。
益生菌的保存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冻干粉方式尤为常见。在这种方式下,益生菌被保存在零下几十度的活性状态,随后进行冷冻干燥,形成冻干粉。这一过程相当于益生菌的休眠状态,能够长期保持其活性,且不易受到外界水分和空气的影响。
如何选择优质的益生菌产品呢?专家段云峰表示,对于液体益生菌产品,一定要确保其存放在冷藏区,并带有明确的益生菌标签。在功能配料方面,消费者需要关注产品具体包含了哪些菌种,以及每个菌种后面的菌株号。菌株号就像是菌种的名字,不同的菌株号代表着不同的菌种和作用。例如,植物乳杆菌中,不同的菌株号就会有不同的作用。
在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中,我们需要为肠道注入健康的活力。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选择适合的益生菌产品至关重要。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本次直播的合作伙伴绿之韵以及他们的纤慕黄精饮品,为我们本次直播提供了大力支持。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益生菌的知识和本次直播的详细内容,不妨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观看回放,让我们共同关注肠道健康,为身体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