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健康养生 2025-04-26 14:39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前列腺癌:无声的杀手与筛查的重要性

前列腺癌,这一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流行病学特征与年龄、种族、家族背景、地理位置和饮食结构等息息相关。尽管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前列腺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多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带,早期时往往局限于前列腺内,并未侵犯周围的组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逐渐发展,多种症状开始显现。

下尿路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并非前列腺癌所特有,但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当肿瘤侵犯到前列腺的前中部时,这些症状会更为明显。

局部浸润性症状反映了前列腺癌的生长与发展方向。当肿瘤侵犯到前列腺包膜及其附近的神经周围淋巴管时,会引起会阴部疼痛、坐骨神经痛等。而肿瘤若压迫输精管,则会导致腰痛及患侧睾丸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和排便困难。

转移性症状中,前列腺癌最常转移到骨骼,有时也转移到其他器官。骨转移会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而转移到盆腔淋巴结则会引起下肢水肿。

到了晚期,前列腺癌还会表现出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

由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前列腺癌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筛查,我们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早期发现肿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经直肠超声和前列腺MRI等。其中,直肠指检和PSA检查是最基础且最常用的方法。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其筛查方案也相对更为积极。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提醒我们重视前列腺癌的筛查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率,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前列腺癌的筛查和预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根据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都应接受例行DRE和PSA检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则应从45岁开始接受这些检查。而我国制定的《前列腺癌诊治指南》也推荐,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应进行常规PSA及DRE检查,同样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提前进行检查。

近年来关于过度治疗的问题在学术界引发了讨论。有观点指出,广泛的筛查并不能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虽然这一问题尚未有定论,但在筛查之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筛查的利弊并做出最终决定是至关重要的。

直肠指诊是前列腺癌筛查的经济且基本的检查方法之一。约有15%-40%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通过直肠指诊发现异常,但诊断准确性取决于医师的临床经验。此检查发现的前列腺癌大多属于中晚期,因此与PSA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率。

PSA是前列腺组织中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当前列腺组织发生癌变时,PSA水平会升高。影响PSA水平的因素众多,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等都会使血清PSA水平上升。在检测PSA时,需要考虑这些干扰因素,并尽量排除它们的影响。

为了确保PSA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在射精后24小时、直肠指检或膀胱镜检查后48小时、前列腺按摩后一周、前列腺穿刺后一个月进行检查。检查时应确保无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除了直肠指诊和PSA检查,还有其他筛查方法,如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前列腺MRI检查、TRUS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等。这些方法通常在直肠指检或PSA检查发现异常后被采用,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治愈前列腺癌的关键。公众应提高防癌抗癌意识,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应用科学手段,远离肿瘤,共同战胜这一疾病!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