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伊利、蒙牛,还有鸿茅国药
内蒙古的骄傲鸿茅国药,传承三百年的药酒传奇
提起内蒙古的知名企业,除了蒙牛和伊利,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中药企业鸿茅国药。作为内蒙古为数不多的中华老字号,鸿茅国药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制技艺,传承了近三百年的中医药产业精髓。它的名字,可能在广告中听过,也可能家中老人常备常饮。
鸿茅国药,一个承载了百年传承的国药老字号,是中华药酒的骄傲。药酒在中国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医药的智慧结晶。鸿茅药酒,古法配方精酿,传承了近三百年的精湛工艺。
故事要从清乾隆年间说起。那时,具有“保元固本、益寿延龄”功效的药酒成为皇家养生的常备。鸿茅药酒就在这个时期诞生,诞生于今天的内蒙古凉城县。它的诞生与“走西口”这一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清中期时,成千上万晋、陕等地区的老百姓纷纷涌入内蒙古的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与此鸿茅药酒的始创者,一位山西中医,也来到了这里。他见这里山水毓秀,药材资源丰富,百姓却缺医少药,便举家迁居到这里,悬壶开号,医济世人。
经过多年的诊脉开方心得,他集众多古方之精华,采用67味道地药材,以独门秘法入酒调制,创出了鸿茅药酒。这一创新不仅品质上乘,还能调理多种病症。清道光十年(1830年),鸿茅药酒被敬献朝廷,道光皇帝饮用后大为满意,钦定鸿茅药酒为宫廷御酒。
鸿茅药酒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更是中医药文化的瑰宝。每一滴鸿茅药酒都蕴含着近三百年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它是内蒙古的骄傲,也是中华医药的瑰宝。在当今时代,鸿茅国药继续传承着这一精湛技艺,为人们的健康贡献着力量。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百年老字号鸿茅国药焕发出了崭新的生机与活力。从2009年至2013年,该品牌接连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殊荣,充分展现了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卓越成就。特别是鸿茅药酒,凭借其独特的配制技艺,成功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彰显了其无可替代的文化和品牌价值。
在2017年,鸿茅药酒更是成为了“CCTV国家品牌计划”的一员,这无疑为内蒙古地区又增添了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这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在改革与创新中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了中华药酒行业的领军者。正如鸿茅董事长鲍洪升所言:“我们要将老祖宗留下的生命智慧传承下去,保护好,让更多的人受益。”
作为内蒙古民族医药企业的代表,鸿茅药酒在近年来成长迅速,为推进蒙医药中医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鸿茅国药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安置本地下岗职工500多人,为品牌升级、推动内蒙古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树立了典范。
说起鸿茅药酒的品牌知名度,它无疑是从小城凉城走向全国的佼佼者。从“蒙牛”、“伊利”之后,鸿茅药酒已经成为了内蒙古又一张新的名片。这张名片不仅代表了内蒙古的优质产品,更代表了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智慧。
鸿茅国药的发展历程,是民族药企发展的缩影。它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也展现了中华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在未来,鸿茅国药将继续承载使命,为传承和发展中华医药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鸿茅履历三振兴,传播中医药文化精粹
鸿茅国药,一家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医药企业,始终坚守“良药济世,精工取繁”的祖训。与同仁堂、东阿阿胶并肩,鸿茅国药肩负着振兴中医药产业、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鸿茅国药通过举办鸿茅文化节、兴建鸿茅文化馆、成立鸿商学院等一系列举措,积极传播与弘扬中医文化精粹。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实体资料展示企业历史文化、鸿茅药酒的配制技艺传承和药酒文化,鸿茅国药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不遗余力。
除了注重技艺传承,鸿茅国药还积极倡导包括“孝道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敬卫行动”、“微孝行动”以及和主流媒体合作发起“孝心梦想季”等大型公益活动,鸿茅国药呼吁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与养生理念的回归。
鸿茅国药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古法技艺的坚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中国的企业发展速度迅猛,但欠缺的恰恰是文化底蕴。评判一个企业的好与坏,不只是看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不忘初心的坚守。鸿茅国药以自身的行动,给予了中国传统医药企业更生动的传承和复兴的诠释。
免责声明:系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对文中任何所含内容之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并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