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储能、氢能成为关注重点
随着碳中和黄金赛道的开启,我们不禁要关注哪些关键技术将助力全球零碳转型。近日,在鄂尔多斯市主办、伊金霍洛旗人民承办的“2021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零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峰会以“零碳新工业,科技新生态”为主题,重磅推出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并发布了“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多位行业领袖在“零碳科技创新”圆桌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表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关注能源和污染治理领域的创新。他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经历相似的发展过程。周逵还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分布式发电及储能环节的创新都潜藏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空气化工产品中国区副总裁郁峰则强调了交通领域的脱碳重要性。他认为,目前中国锂电池产业走在世界前端,而燃料电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型和中型货运汽车领域,燃料电池的替代前景广阔。郁峰还表示,氢动能系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若能推动氢燃料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搭配绿氢的使用,可实现脱碳。
车企的低碳或零碳生产对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脱碳至关重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副总裁大卫斯威特表示,汽车的整个运营周期都会产生碳排放,而随着沃尔沃转型为纯电动车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将成为主要来源。零碳产业园将有助于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沃尔沃汽车还在研究使用氢能生产无化石燃料钢,并在循环经济领域有着长期规划。
那么,如何减少企业生产中的碳排放呢?建设零碳产业园需要哪些技术支撑?鄂尔多斯推出的“远景零碳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杨虎表示,零碳产业园对于改善当前的工业结构将发挥关键作用。他认为,要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相衔接,并考虑《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在落地零碳产业园过程中,需要打好三方面的基础:首先是绿色能源,要按照标准整体规划利用清洁能源;其次是解决既存产业园的问题;最后是做好碳交易相关工作。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升级。从能源领域的创新到交通领域的脱碳,从车企的低碳生产到零碳产业园的建设,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将起到关键作用。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郁峰对于未来零碳产业园的发展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指出,风光资源的天然波动性决定了零碳产业园必须配备大规模储能体系。而在众多储能技术中,空气储能技术因其与公司现有技术的良好契合度,受到了特别的青睐。
谈及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郁峰认为,这一领域的前景无可限量。目前,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在这一领域已经走在全球前列,其实践成果与经验对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该公司在沙特的全球首创的商用规模零碳氨项目,为我国在氨的使用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氨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在零碳产业园的应用潜力巨大。”郁峰表示,“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零碳产业园发展之路。”
公司还在二氧化碳的收集与储存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利用自热重整技术(ATR),公司能够有效地收集二氧化碳并进行安全储存,这一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郁峰表示,这也为公司在未来的零碳产业园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的不断拓展,零碳产业园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郁峰总结道,“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未来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