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逾5千人食物中毒!医:腹泻喝运动饮料更严重
夏季气候炎热,食物中毒意外频发,特别是急性食物中毒。那么,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该如何预防急性食物中毒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急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及种类。
李宏昌医师为我们详细解答。在台湾地区,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出现在高营养食品中,如起司和肉品。当处理食物的人皮肤上有伤口并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时,这种细菌很容易污染食物。一旦摄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大约1到6小时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部不适等症状,然后是腹痛和腹泻。这些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不脱水,大约10到12小时后,症状就会缓解。
沙门氏杆菌则常见于未完全煮熟的带壳蛋中。根据相关数据,一个蛋壳上约有3.4万只细菌。除了食物,接触带菌的小乌龟也可能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约一到三天,主要症状为腹痛、拉肚子,大便呈黏稠状、有血丝。
那么,面对急性食物中毒,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原则上不需要催吐,因为催吐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尽量不要吃止泻药,以免细菌、毒素留在肚子里继续作怪。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一定要留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应立即就医。
对于急性食物中毒的预防,除了注意食物卫生和储存方式外,我们还要重视个人卫生。无论是厨师还是消费者,在接触食物前都必须彻底清洁双手。若手上有伤口或肠胃不适时,应避免烹煮食物,以免成为感染源。腹泻时不宜饮用市售运动饮料,而应选择口服电解水或稀饭汤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了解急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和种类,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保障我们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在炎炎夏日中,做好预防工作,远离食物中毒的威胁。在炎热的夏季,沙门氏杆菌和诺罗病毒等病菌悄然滋生,当您或您的孩子出现高烧不退、活动力差等毒性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并及时就医。医师指出,出现此类症状必须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确保身体补充足够的电解质以防止脱水症状的发生。一旦脱水,可能引发抽搐等严重病症。那么这些病菌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它们又该如何传播呢?今天我们来深入一下。
沙门氏杆菌是一类危险的病菌,它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通常会出现呕吐、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状,大便黏稠并带有血丝。这些症状看似普通腹泻,实则隐藏着极大的危害。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防病情加重。这种疾病的流行期主要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为其滋生提供了有利场所。为了预防感染,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诺罗病毒则是一种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除了高烧不退和活动力差等毒性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虽然腹泻较为轻微,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危害。与沙门氏杆菌一样,诺罗病毒也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甚至可通过飞沫传播。在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毒。治疗诺罗病毒同样需要采取支持性疗法,着重补充电解质以防止脱水症状的发生。
除了沙门氏杆菌和诺罗病毒外,轮状病毒和肉毒杆菌毒素也是常见的病因。轮状病毒通常会导致患者先吐两天,再连续拉肚子两个星期。肉毒杆菌毒素则可能导致肌肉无力、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困窘。这两种疾病的传染途径同样以粪口为主,流行期则分别集中在秋冬和全年。治疗肉毒杆菌毒素需施打解毒剂并辅助呼吸。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注重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同时及时就医治疗症状表现较为特殊的情况以防病情恶化影响身体健康和安全情况发生!如有腹泻或其他不适请立刻寻求医疗帮助!由《良医健康网》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如有疑问请咨询值班医师李宏昌医师他是马偕纪念医院小儿部胃肠科的资深主治医师擅长小儿肠胃暨营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哦!请注意个人饮食健康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