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

健康养生 2025-04-25 00:41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张兰家族信托案:剖析背后的核心问题与启示

一、事件背景

2014年,著名企业家张兰在新加坡设立了家族信托,将持有的俏江南股权及资金转入这一信托架构。表面上看,信托的受益人是她的子女,而受托人是一家专业的信托公司。因涉及与私募基金CVC的债务纠纷,新加坡法院在2022年底做出裁决,认定该信托并不具备独立性,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张兰手中。这一事件被称为“信托击穿”。

二、信托被击穿的核心原因

1. 委托人的控制权过大

法院发现张兰对信托资产拥有实际支配权,可以随意更改信托条款或提取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受托人更像是一个执行者,而非独立的管理者。

2. 信托目的存在争议

法院认为,该信托的主要目的并非合法的财富规划,而是逃避债务。这与信托的核心原则“资产隔离”相悖。

3. 操作层面的失误

信托设立后,张兰仍然频繁操作账户资金,甚至通过信托名下的公司转移大额资金至个人账户。这种操作方式使得信托的独立性受到严重质疑。

三、法律后果

1. 资产被接管

新加坡法院判决张兰需偿还CVC约10亿元人民币债务。其信托项下的资金及纽约的房产均被接管用于偿债。

2. 信托独立性的丧失

法院将信托资产视为张兰的个人财产,直接用于清偿债务,打破了信托原本的风险隔离功能。

四、案例启示

1. 严格遵守法律边界

委托人在设立信托时必须明确界限,避免保留过多的控制权。确保受托人能够独立管理资产,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虚假信托”。

2. 合法设立目的

信托的设立必须基于合法目的。如果被发现用于逃避债务或税务,其法律效力将受到质疑。

3. 专业认知与合规操作的重要性

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了解信托机制并合规操作至关重要。不当操作,如频繁干预资产,可能导致信托失效。

五、后续进展及影响

截至2025年3月,张兰的相关资产已被CVC接管,其上诉请求也被驳回。这一案例成为离岸信托领域风险防控的警示教材。它提醒我们,家族信托必须在专业规划下实现合规运作,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这一事件也为其他高净值人群在设立和管理家族信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上一篇:山东平原5.5级地震多地震感强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