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列为普通化妆品禁止宣称美白

健康养生 2025-04-24 19:33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牙膏监管新规:明确限制与执行的挑战

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牙膏进行明确的监管分类,将其列为普通化妆品,并对其功效宣称进行严格限制以来,相关法规和规定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具体的法规核心要求、执行现状与挑战,以及消费者的注意事项。

一、法规核心要求:

1. 禁止虚假宣称“美白”

牙膏产品不得直接宣称具有“美白”功效,任何此类宣称都必须通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功效评价并备案。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美白”并未被列入允许宣称的功效范围,任何相关的宣称都需要提供额外的科学依据。

2. 允许宣称的功效范围

经过功效评价后,牙膏可以宣称的功效包括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这些宣称必须在备案平台上公布相关的科学依据摘要,接受社会监督。

3. 违规处罚

对于未经评价擅自使用“美白”等功效术语的企业,将构成虚假广告行为,面临行政处罚。例如,在化妆品领域的类似违规案例中,涉事企业因虚假宣称被罚款2万元。

二、执行现状与挑战:

1. 市场仍存乱象

尽管2023年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标签和宣称规范,但截至2024年底,部分牙膏产品仍存在超范围宣称现象。一些如“祛除异味”、“消炎止痛”等用语被滥用,市场监管仍面临挑战。

2. 功效评价门槛

功效评价需遵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具体实施细则和检测方法的完善程度仍影响企业合规进程。尤其对中小品牌而言,这构成了较高的成本压力。

三、消费者提示:

1. 理性看待宣传用语

部分牙膏通过添加遮色颗粒或化学成分营造“视觉美白”效果,实际效果未经长期验证。消费者在购买时,应理性看待产品的宣传用语,不盲目追求短时间内的效果。

2. 关注备案信息

消费者可通过官方平台查询产品备案信息及功效依据摘要,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避免被误导。在购买牙膏时,关注其是否符合法规要求,选择有信誉的品牌。

牙膏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乱象。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而企业也应积极遵循法规要求,合规经营。特别是宣称“美白”仍属禁区,企业和消费者都应予以关注。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