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称娃哈哈AD钙奶内喝出蘑菇
事件回顾:辽宁本溪男子发现娃哈哈AD钙奶内有异物
在2023年12月17日的一个寻常日子里,辽宁本溪的一位父亲,为自己的孩子打开了一瓶娃哈哈AD钙奶。这瓶看似平常的饮品却让他大为震惊瓶内出现了疑似“蘑菇”的异物。这位父亲立即与娃哈哈厂家取得联系,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赔偿。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事件。早在2012年3月,福建泉州的消费者在购买AD钙奶时也发现了“蘑菇状”的黑色异物,甚至在饮用后出现了腹痛、呕吐等症状。
消费者与厂家的博弈
涉事父亲坚决要求厂家承担责任,并确保其他消费者的安全。娃哈哈的业务员回应称,他们需要医院证明“孩子的腹痛与产品直接相关”,才能进行相应的赔偿。否则,他们只愿意提供两箱产品作为补偿。尽管娃哈哈官方客服表示已“第一时间联系消费者”展开调查,但这样的回应显然未能平息消费者的不满。
公众舆论与监管机构的关注
这起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引发了公众对儿童食品安全和企业责任的质疑。舆论普遍认为,娃哈哈作为知名品牌,其态度似乎过于敷衍,未能充分重视消费者的权益。网友们纷纷指出,娃哈哈应加强生产、运输环节的质量把控,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历史案例对比下的核心争议点
回顾过去,2019年8月,广东一消费者在AD钙奶中喝出黑色异物,最终获得了4800元的赔偿。而对于异物的来源,娃哈哈始终强调其产品出厂时是检验合格的,但并未明确说明异物的具体来源。在2012年的事件中,厂家曾猜测异物可能是运输过程中瓶口漏气后滋生,但也未提供确凿证据。
如今的核心争议点在于责任的认定和赔偿标准。消费者认为,异物的存在已经证明了生产或运输环节存在问题,而厂家却倾向于让消费者自证因果关系。娃哈哈仅以两箱奶作为补偿的方案也被质疑缺乏诚意,与历史高额赔偿案例相比,显得颇为不公。
面对娃哈哈AD钙奶多次因异物问题引发的纠纷,消费者维权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举证责任”和“赔偿方案”上。作为企业,娃哈哈应提高品质控制的透明度,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权益不受损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抽查与处罚力度,以重建市场信心,确保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社会的共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