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 自媒体(新媒体矩阵案例)
随着微信官方账号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矩阵化运营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当一个账号的用户群数量变得庞大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促进用户增长,建立矩阵显得尤为重要。
以某微信官方账号为例,其运营经理面临着数十万的庞大用户群体,如何进一步刺激用户增长成为了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决定借鉴行业内优秀账号的矩阵运营经验,构建自己的新媒体矩阵。
他们对标账号“果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基本信息、用户画像到内容分析,他们发现果壳微信官方账号已经运营近十年,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丰富的资源。其用户群体特征明显,内容主题细分,适合进行微信内部矩阵布局。
那么,如何进行矩阵布局呢?他们首先分析了是否应该建立矩阵,以及是否需要建立微信内部矩阵。经过分析,他们发现果壳账号处于成熟阶段,资源丰富,用户群体特征明显,适合进行矩阵化运营。
在构建新媒体矩阵时,他们考虑了微信内部矩阵和外部矩阵。微信内部矩阵包括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等,而外部矩阵则包括官网、App、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他们对标账号的微信内部矩阵进行了详细,通过关联搜索等方式发现了多个相关账号。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吸引更多流量,他们决定拓展外部平台,构建外部矩阵。这将有助于实现新一轮的用户增长和商业变现。他们计划在不同平台上发布不同类型的内容,以吸引更多目标用户,并通过这些平台实现商业变现。
一、“贝壳”新媒体矩阵
对于关键词“贝壳”,我们在百度搜索,发现了它已经入驻的各大平台。参考了ciccorporate2018社交媒体信息图、新榜平台和360互动新媒体导航网的信息。经过这一系列操作,我们完成了新媒体矩阵的布局。在这个过程中,红色的标识代表关键操作账号,而黄色则是暂停账号。
二、“壳”新媒体矩阵体系详解
我们深入研究“壳”的新媒体矩阵体系,特别是微信平台。在这里,橙色背景代表暂停的账号。从贝壳微信新的矩阵布局可以看出,贝壳已经构建了包括“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在内的完整服务和转化路径,实现了用户阅读-增强信任-购买意向-购买闭环的完整流程。目前,贝壳新媒体微信矩阵共有28个账号,涵盖了订阅号、服务号和小程序等多种类型。
三、账号布局与运营策略
从账号布局来看,电商和课程是贝壳的主要变现方式。而在外部平台,如微博、秒拍、TikTok等,贝壳也积极开展运营,其中微博是壳外矩阵账号最多的平台。这些微博账号会定期举办抽奖活动,增加粉丝粘性。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虎嗅等平台主要负责微信官方账号“壳”的内容分发。
四、新媒体矩阵构建逻辑与运营策略
回顾“壳”新媒体矩阵的构建逻辑,可以追溯至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垂直科学媒体的定位,第二阶段是社区产品的打造,第三阶段是提供生活相关的垂直服务。目前,“壳”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平台,其运营策略是先进入主流社交平台,再延伸至内容平台,最后扩展到音视频平台,引入更多流量。
微信内部矩阵主要侧重于品牌建设、活动信息、用户导流和小程序变现,而外部矩阵则更注重品牌建设媒体传播。
新媒体矩阵的舞台微信、微博及其他
当前,我们的主要操作舞台已经扩展到微信、微博、TikTok以及Bilibili等多个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我们主要通过图文与视频的形式与用户互动。尽管TikTok的内容因平台特性而有所调整,但大部分图文内容主要是通过微信官方账号进行分发,而视频内容则更多在Bilibili上展示。
尽管我们在多个平台上布局较早,但由于部分平台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一些平台上的账号已经逐渐暂停运营。目前,微博的24个账号中,有16个已经停止了更新,豆瓣、知乎、今日头条等平台上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过多的暂停运营账号以及在单一平台上注册多个相似账号,不仅会使用户识别困难,影响用户体验,更可能导致用户流失。
基于当前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新媒体矩阵运营建议。根据已知条件,我们的微信官方账号拥有数十万用户,可以判断其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当前的焦点是实现用户增长,扩大品牌知名度,并着手构建新媒体矩阵。
在目标群体方面,我们需要识别是否存在差异较大的两组或更多组用户,或者特色子群体是否占总用户的20%以上。如果存在细分的用户群体,我们可以尝试在微信官方账号的菜单栏设置子栏目,或者在推文中设置不同的话题。如果这些内容获得较好的点击率和阅读量,我们可以开设子账号,构建微信内部矩阵,进一步细分人群,并通过主账号进行导流。
在用户结构稳定后,我们可以尝试商业变现。例如,开发微信商城的小程序,将微信官方账号与小程序关联,推出相关产品的软文引流至小程序,刺激用户付费。
完成微信矩阵布局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到社区平台如知乎和主流社交平台微博。在知乎上,我们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塑造品牌形象;在微博上,我们可以进行媒体传播和用户互动,积累更多用户。我们还可以通过分发微信官方账号的内容到垂直领域和内容平台如今日头条、虎嗅等,实现内容的最大传播。我们还将目光投放到当前处于红利期的TikTok视频平台,以引入更多流量。
关于矩阵自媒体和新媒体矩阵的案例,我们将在相关平台上持续分享。敬请关注我们的动态,共同新媒体矩阵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