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族饮食五要诀 别让病毒趁机而入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饮食卫生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多起学生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上吐下泻甚至食物中毒的案例频频发生。这些案例多半是由于食物在制作或递送过程中沾染上不明病毒,民众食用后引发病毒性肠胃炎,急需就医治疗。
随着春夏交替的季节来临,温度逐渐升高,细菌病毒在这个环境下的繁衍活跃性也随之增高。朴子医院的蔡宗龙院长指出,虽然食材在准备过程中受到高温烹煮,大部分细菌和病毒不易存活,但在食物煮熟后,随着温度的下降,细菌病毒开始活跃起来。
在外食环境下,无论是冷食还是加入生食的贩售食品(例如沙拉、生姜、葱蒜等),如果食物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在暴露的状况下附着感染源。对于外食族来说,选择餐食时需要特别小心。
冷却的生食或熟食如果没有加盖或封套阻绝暴露在空气中,传递时会增加碰触到食物的机会。甚至旁人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也可能附着在食物上。如果不慎沾到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腺病毒、沙门氏菌及阿米巴菌等引发肠胃炎的病毒或细菌类型,民众吃下后就会出现肠胃炎症状,如呕吐、腹泻、头痛、发烧等。外食族在挑选食物时,要特别留意店家是否有做好卫生措施。
对于餐饮团膳供应者来说,更应该注意供膳流程中的感染源防堵与预防措施。如果供膳人员出现类似流行感冒的初步感染症状,就不能从事配膳、食品分装、装盘及凉菜制作等末端食材与供货递送工作。朴子医院特别提醒餐饮团膳供应者遵循五个要诀:勤洗手、食材用水要新鲜卫生、生熟食器具要分开装、食物要彻底加热再吃以及要注意食物可以保存的温度。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食物传播,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的健康!《外食族饮食五要诀 别让病毒趁机而入》由网友『还是朋友』本站。如果您觉得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