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等于给细菌开大门
掏耳朵:一个看似享受的行为,实则暗藏风险
如今,许多人喜欢在理发店享受洗头的惬意时光,再加上掏耳朵的服务,仿佛是一种身心的放松。那种被棉签轻轻探入耳朵,发出的“嗦嗦”声,让人不禁眯起眼睛,陶醉其中。长时间享受这种服务,一些人的耳朵却开始出现问题,外耳道发炎、流出黄色液体等症状屡见不鲜。
耳屎常被误认为是身体的废弃物,其实它有一个更专业的学名耵聍。它在我们的耳朵里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专家指出,耳屎呈酸性,能够保持外耳道的酸性环境,与耳毛共同合作,抵御外部细菌的侵袭。频繁掏耳朵,可能会破坏这一自然防线,让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耳朵疼痛、流脓,甚至听力下降。
耳朵是人体非常敏感的部位,每个人的耳道深浅不一。当棉签在不了解身体状况的情况下被用来掏耳朵时,很容易伤到耳道旁的皮肤或甚至鼓膜。如果棉签本身不干净,带有细菌,那么耳朵的健康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很多人可能认为耳屎会堵塞耳朵,造成“耳背”。但实际上,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并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自行排出。专家指出,健康的外耳道有自洁功能,过度掏耳朵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耳屎无法正常排出。而且,用棉签掏耳朵有可能将耳屎推向耳道更深处,一旦耳朵进水,酸性的耳屎吸水膨胀,就可能腐蚀深层的耳道皮肤,引发炎症。
经常掏耳朵还会导致耳屎分泌异常,耳屎可能变得越来越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专家建议我们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如果感觉耳屎堵塞了耳道,最好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他们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会用专业的工具安全地将耳屎取出。
掏耳朵虽然短暂让人感觉舒适,但实则暗藏风险。我们在享受服务的也要关注耳朵的健康,避免因为一时的惬意而给细菌开启入侵的大门。毕竟,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它的健康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