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春:药物治疗房颤分三个层面需要治疗和预
房颤:一种随年龄增长愈发普遍的疾病及其防治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脏病患病人数不断攀升,其中房颤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加,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长期房颤不仅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还会极大增加致残及死亡风险。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权威专家杨新春主任接受了社旗下新媒体客户端“人民好医生”的访谈。他强调,房颤的治疗与预防同等重要,需要我们两手抓,并理性看待和选择治疗方法。
杨新春主任介绍了房颤的发生率会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他指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房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尤其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为显著。这一社会现象不仅反映了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也揭示了房颤对社会的巨大负担。
房颤的致残率主要是由于诱发脑卒中和心衰所致。这两类疾病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杨新春主任强调,房颤的治疗与预防至关重要。
谈及房颤的治疗,杨新春主任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的三个主要方向: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通过药物降低房颤的发作风险或达到不发作的效果、以及通过药物减慢心室率来缓解房颤。他特别强调,调节患者心室率、缓解心脏不适症状、减少恐惧感是降低房颤对生活影响的关键。
药物治疗并非唯一策略。杨新春主任提出,对于房颤的治疗和预防,我们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理性选择治疗方法是关键,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可能的调节方法。如果出现抗凝效果不好或复发次数较多等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房颤是一种随年龄增长愈发普遍的疾病,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其治疗和预防。通过综合管理和理性选择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房颤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