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咬牙切齿? 磨牙可能是压力大
近一年来,董小姐的夜间磨牙问题愈发严重,导致两侧下颔肌肉酸痛鼓胀,甚至改变了她的脸型。这位35岁的女性,除了磨牙之外,还因两年前离婚和感情生活的压力,展现出焦虑的症状。
磨牙,这一看似小问题,实则可能隐藏着大隐患。国泰综合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张昀指出,磨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尽管关于磨牙的确切原因还存在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脑部神经传导物质异常是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心理压力、人格特质、基因遗传以及某些药物都可能影响磨牙的发生。
根据2013年巴西的研究统计,磨牙在儿童的盛行率有17%,随着年纪增长,盛行率逐渐下降,到中年时期约为8%。磨牙可能在清醒或睡眠时发生,表现为非自主性的咬紧牙齿和反复磨动牙齿。这不仅会导致牙齿损伤,还可能引发颈部酸痛、头痛等,甚至因下巴肌肉鼓胀而改变脸型。
值得注意的是,有磨牙习惯的人更容易表现出焦虑性人格特质。忧郁、强迫症状出现的比例也较高。张昀医师从精神分析角度阐述,婴儿时期的满足与刺激大多来源于口腔,人们会幻想通过口腔来控制外在世界。当面对压力时,情绪无法宣泄,可能会退化到婴儿阶段,通过口腔来宣泄不满,磨牙便是其中一种表现。
对于治疗磨牙,6岁以下的孩童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能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有关。对于成年人,目前尚无药物能完全根治磨牙。但在压力导致磨牙加剧时,可使用镇定放松类药物缓解部分症状。也需要评估是否受到焦虑和忧郁的影响,针对情绪问题给予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除了精神科治疗,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肌肉放松训练、瑜伽和冥想等也有助于缓解磨牙。可咨询牙科医师是否适合使用咬合板来减少牙齿损伤。
磨牙可能是压力大的表现之一。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不妨寻求专业帮助,找到合适的方法缓解压力,保护你的牙齿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