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正当时,别让吃鲜成吃“险”
随着立夏的临近,野菜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美味时,我们也需要对野菜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近期,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人们挖野菜的动态,野菜相关的微博话题也热度不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资深特菜专家张宝海,针对大家关心的野菜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宝海提醒大家,想要品尝野菜的鲜美,首先要对野菜的特点有所了解。无论是草本的荠菜、蒲公英,还是木本的香椿、榆钱,都需要我们掌握其特性。比如,荠菜会开小白花、结三角果,蒲公英的花是浅黄色,其叶片流出的是白色汁液。对于不熟悉野菜特征的朋友,建议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进行采摘,或者借助手机APP进行识别。但要注意的是,手机APP的识别结果也有一定的误差,不能完全依赖。
在采摘野菜时,我们需要避开污染区域。张宝海强调,车流量大的地方、人工林地、工厂附近等都可能使野菜受到污染。在采摘时,一定要选择干净、无污染的环境。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野菜。老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对于口感苦涩的野菜和一些微毒的野菜,更需慎重对待。这些野菜在食用前,需经过特殊的处理,如汤漂、浸泡等,确保安全。
在烹调野菜时,我们也要注重方法。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烹调手法。要去除野菜的腐烂部分,充分清洗。如需购买野菜,建议前往正规菜市场或超市,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野菜。
张宝海最后提醒,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到医院就诊。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温水,补充体液。
想要品尝野菜的鲜美,不仅要了解野菜的特点,还要注意其生长环境,更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野菜。在享受大自然的也要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伤害。让我们在采摘、烹调、食用的过程中,更加科学、健康地享受野菜的乐趣吧!(记者 裴宸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