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季节将至当心“冬至老人关”
心脑血管问题,特别是在中老年群体中,堪称生命的一大隐形杀手。在寒冷的季节里,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患者更需格外小心,因为严寒会对身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专家提醒,面对严寒天气,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当气温降至冰点以下,我们要及时添衣保暖。所选择的衣物不仅要保暖性能强,还要柔软宽松,避免穿着过紧,确保血液循环畅通无阻。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过度,不劳累过度。更要注重情绪管理,保持心境开朗,避免情绪波动,因为情绪稳定有助于身体应对寒冷天气。适当的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坚持用冷水洗脸,这样可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除了上述常见注意事项,我们还需要关注老年人在冬季容易出现的低体温现象。什么是低体温呢?简单来说,就是以35℃为界,体温低于这个数值即为体温过低。老年人的低体温可能无声无息地来临,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些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等症状,甚至昏迷。患者的体温可能降至30℃以下,伴随脉搏和呼吸微弱、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等危险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老年人的低体温症呢?专家建议,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该采取防寒保暖措施。除了及时添加衣物和被褥外,还可在关节部位使用棉层或皮毛进行额外保暖,特别是对于有关节炎、风湿病的患者。对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患者,建议再增加一件厚背心。在睡觉时,可以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外出时,特别注意保护头部和脚部,多穿宽松衣物并戴上帽子。还可以通过膳食调理来御寒,多吃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富含热量的食物,增加体内热量产生,达到御寒效果。通过这些全面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度过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