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膜下频出血 可能是中风前兆
眼睛出血这一状况常常让人惊慌失措。在眼科门诊,经常有民众因为结膜下出血而前来就医。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出血不痛不痒,并且在1-2周内会自行吸收,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吴怡颉医师提醒我们,如果这种症状经常发生,那么这可能意味着血管结构已经出现异常。
吴医师指出,结膜下出血的患者往往血管壁较为薄弱。如果因为眼睛干燥或过敏而经常揉眼睛,或者由于腹部过度用力导致静脉压升高,都可能导致结膜底下的微血管破裂。这样的破裂会在结膜和巩膜之间形成块状血迹,使眼睛看起来一片血红。但只要我们确认没有视网膜的血管病变,就不需要过于恐慌,因为这些血丝大约在1-2周内会自行吸收。
除了天生的因素,血管壁薄弱还可能是高血压等慢性病引起的。特别是年纪较长的结膜下出血患者,很多都有高血压病史。吴怡颉医师提醒我们,当这种症状频繁发生时,除了进行眼科检查,更要注意血压的控制可能出了问题。因为,这可能会大大增加中风的风险。
国内今年有一项研究,基于健保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即使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危险因子,40岁以上出现结膜下出血症状的人,未来3年内中风的风险也比没有结膜下出血的人高出33%。国外的研究也显示,中风患者的眼睛血管都有受损现象。这意味着,结膜下出血的频率可能与中风风险有密切关系。
虽然结膜下出血可能会自行好转,但它代表着血管壁已经受到损害或血管结构异常。除了避免揉眼睛或外力伤害导致的出血,我们还应该配合进行内科等检查,以找出是否存在潜在的高血压等疾病问题并进行治疗,从而预防更严重的伤害。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结膜下出血的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