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吃或坐着吃,姿势可能影响饱足感吗?
近日,《Appetite》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英国萨里大学研究的文章,研究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研究似乎为我们揭示了进餐姿势背后的奥秘站着吃饭与坐在桌子旁吃饭所带来的饱足感可能存在差异。
在这项有趣的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80位女性受试者进行一项实验。受试者被分为两组,一组被告知她们所吃的是点心,需要用站立姿势食用装在杯盒中的意大利面,并搭配塑胶汤匙;而另一组则被告知这是正式的餐点,可以坐在桌子旁享用盛在陶瓷盘中的意大利面,并使用金属餐具。
当受试者完成意大利面的食用后,研究者将她们带到一个房间,房间里摆放着各种不健康的零食。受试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口味测试,而实际上研究者正在观察她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会摄入多少额外的热量。实验结果显示,与坐在桌子旁享用意大利面的组别相比,站着吃意大利面的组别在口味测试中多摄入了50%的热量。
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人们在心理上可能更倾向于在餐桌前完成三餐的仪式感,并将其视为正餐的一部分。当进食是在餐桌前进行时,人们可能会觉得数小时后不再需要额外的食物摄入。当进食发生在站立的状态下,并被视为点心时,人们可能不会觉得已经完成了进食的进度,从而会在稍晚的时间再次选择摄入食物。这样的认知过程显然会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和摄入食物的频率。这不仅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结果,也为未来的饮食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坐在餐桌旁享用美食的仪式感和满足感,但这项研究提醒我们,站立时进食可能并不会带来同样的满足感。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一种结合站立和坐着吃饭的最佳方式,既满足我们的饮食需求,又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毕竟,饮食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过程,更是我们心理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