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会不会传染 科普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你都误解
揭开乙肝传染性的误解面纱
从小我们就知道要注射乙肝疫苗,然而乙肝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许多人对于乙肝的传染性充满疑虑,担忧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是否会感染乙肝病毒。今天,试管婴儿网小编将为你详细解读乙肝的传染性,揭开其中的误解。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国的感染率极高,人群感染率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35%。乙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能演变为原发性肝癌。抗病毒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并非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决定其是否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6岁内感染乙肝病毒,最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对于健康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超过90%的人会在一年内自行恢复,发展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低于5%。
很多人担心与乙肝感染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也不会成为传播乙肝病毒的途径。同样,与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同住宿舍、共用厕所、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也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至今,也没有证据表明乙肝病毒能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至于有乙肝的妈妈能否母乳喂养这一问题,答案是可以。如果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除了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尽管乙肝病毒感染的乳汁中可以检测出HBsAg和乙肝病毒DNA,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母乳喂养会增加感染风险。更多的证据表明,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是否有乙肝病毒DNA。
对于乙肝的传染性,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避免过度恐慌和误解。了解正确的预防知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预防乙肝传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