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述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健康养生 2025-04-13 12:58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失眠,这古老的病症,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之中。中医认为其根源在于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心神不宁。这一病理机制,早在《灵枢大惑论》中便有所阐述。

一、痰热内扰型失眠

临床常见的失眠症状,常由痰热内阻引起,涉及少阳和阳明两经。这种病症反映了身体内的火热与痰液的积聚。刘国松医师指出,长期的失眠会导致紧张焦虑,思虑过度会伤及,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血虚则魂不守舍,从而导致失眠。脾虚还会导致水湿不化,停聚成痰,痰扰神明也会引起失眠。

二、阳虚不运,心神失养型

人身的阳气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了维护人身阳气的重要性。张景岳更是将人的真阳比作天之大宝。阳气不足,心神失养,就会导致失眠。心为君主之官,藏神;肾为先天之本,为五脏六腑阴阳的发源地,故阳虚失眠多从这两脏论治。

三、气郁化火,心神不宁型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情志失调成为现代失眠的主要原因。情志失调易导致肝气郁结,日久肝郁化火,火扰心神而不得眠。肝为失眠起病之源,心为传病之所。失眠的发生主要因心肝二脏功能紊乱,所以治疗应从调理脏腑气血,平调阴阳入手,使恒动的内环境达到协调平衡,从而恢复正常的睡眠规律。

四、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型

钟海平等专家认为阴阳不交导致失眠。人与天地相应,昼醒夜寐是自然规律。但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阴阳不能顺利转变,就会导致失眠。大脑内存在的生物钟调节着人体的睡眠与觉醒,生物节律的改变也可能引发失眠。

失眠的病理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紊乱和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在治疗失眠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病症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和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早产儿与足月宝宝的区别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