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话“七情”

健康养生 2025-04-13 11:31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祖国的传统医学深深地揭示了人的情志变化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人的情感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波涛汹涌。在医学中,这些情感变化被称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们与我们的五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内经》中的智慧告诉我们,过度的情绪表达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比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等等。这些观点被历代医家融入养生之道,对调节情志、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是情感复杂的有机体,正常的情感活动对身心健康有益。过度的情绪起伏可能导致神经功能失调,破坏身体的阴阳平衡,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早衰和短寿。善于养生的人应该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影响深远且微妙,不同的情绪会伤害不同的脏腑。怒则伤肝,使人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甚至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喜则伤心,适度的喜悦能使气血流通,但过度欢喜却会损伤心气,导致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思则伤脾胃,过度的思考会导致神经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形容憔悴等症状。

忧和悲与肺有密切关联,强烈的悲哀会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等症状。惊恐则会干扰神经,出现耳鸣、耳聋、头眩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对于老年人来说,脏腑功能减退,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更加难以承受。他们更应该保持镇定自如的心态,冷静面对生活中的复杂事情。避免过度情志的较好方法是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增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有助于预防过度情志,保证脏腑安泰。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持身心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