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是所有伤口都适宜用粘合胶
程女士的女儿遭遇了一次不幸的外伤,娇嫩的脸庞上留下了创伤的痕迹。为了尽可能避免留下疤痕,程女士坚决要求医生使用皮肤粘合胶。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虽然避免了传统的缝合线留下的“蜈蚣脚”,但伤口上仍然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疤痕宽大而不对称,令人痛心。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无需使用缝针进行皮肤缝合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各种高效、低毒、快速凝固的皮肤粘合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这种神奇的皮肤粘合胶,只需涂抹在伤口表面,便能在几十秒内自行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紧紧覆盖在伤口上。当伤口痊愈后,这层保护膜便可轻松揭去,不留痕迹。它的优势在于避免了皮肤缝合,同时起到防水和预防感染的作用。
这种皮肤粘合胶并非万能。它只是一种表面粘合剂,无法粘合皮下组织。如果伤口深入皮下组织,组织断裂后存在向两侧分离的趋势。如果不进行皮下组织的缝合,不仅会在皮下留下空腔,而且粘合胶的力量可能无法承受皮肤的拉力,导致伤口裂开。即使伤口愈合,局部也可能出现凹陷的疤痕。对于伤口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使用皮肤粘合胶反而可能不利于污染物的排出,加重感染的风险。
在使用皮肤粘合胶之前,医生必须对伤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于伤及皮肤全层的伤口,应先缝合皮下组织后再使用皮肤粘合胶。对于污染明显的伤口,则不宜使用伤口粘合胶。对于患者而言,不能过分迷信粘合胶的神奇效果而拒绝传统的手术缝合。只有良好的手术配合皮肤粘合胶,才能取得最佳的美容效果。
在面临孩子的伤口处理时,程女士的遭遇提醒我们,尽管科技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新的治疗方式,但在选择时仍需谨慎。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与医生充分沟通,做出最适合的决策。最终,只有结合传统与科技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