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的部首|裔的拼音|裔的组词|裔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读
在浩渺的汉字海洋中,有一个字引人注目,那就是“裔”。这一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丰富多彩,犹如一幅细腻的画卷。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裔”字归属于申集下的衣字部,康熙笔画为13,页码为1117,位于第12页。
“裔”字在古代的音韵学中有多种发音。据《唐韵》及其他韵书所载,其音如“曳”。在《说文》中,它表示衣裾,也就是衣服的边缘。“裔”也有边界的意味。在《家语》中,“裔夷之俘”指的是边远地区的俘.《史记》中的“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则是以“裔”指四方边远之地。而据《贾逵注》,四裔之地距离王城有整整四千里之遥。不仅如此,“裔”还有末端、子孙后代的意思。《尚书》中的“德垂后裔”,便是指道德恩泽流传给子孙。屈原在《离骚》中提到:“帝高阳之苗裔兮”,这里的“苗裔”即指子孙后代。除了这些含义外,“裔”还有形容行貌的意味。如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所描述的:“乎淫淫,般乎裔裔”。左思在《蜀都赋》中也用到了这个词:“纡长袖而屡舞,翩以裔裔”。“裔”还用来形容飞流的样子,《前汉礼乐志》中的“先以雨般裔裔”,便生动描绘了雨水纷飞的景象。除此之外,“裔”还有其他的意义用法,如容裔是肆貌,融裔是声长貌等等。这些都是汉字的独特魅力所在。至于姓氏方面,“裔”也是一些显赫家族的姓氏,如《通志氏族略》所载,《古今人表》中有名为裔款的人物。“裔”还有一个读音,据《类篇》记载,其音如“拽”,但其意义与上述相同。左思在《吴都赋》中的“高门鼎贵,魁岸豪。虞、魏之昆,顾、陆之裔”,便用到了这个读音。
《康熙字典》中对“裔”的解释丰富多彩,包含了多种含义和用法。每一个含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展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