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夏季科学保养脾胃
中医的脾胃与西医的脾胃概念截然不同。在西医眼中,脾胃只是两个独立的消化道器官,但在中医看来,脾胃却是“后天之本”,在人体脏腑功能中占据核心地位。正如古代名医李东垣所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中日友好医院的中医脾胃病科副主任张为我们深入解读了脾胃的重要性。从狭义上来说,脾胃病主要指胃肠道疾病,而从广义的角度看,脾胃病涉及所有消化系统疾病。脾胃犹如人体健康的“土地”,不仅关乎消化,更与结节病、代谢性疾病乃至亚健康状态息息相关。脾胃虚弱的人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疲惫无力等症状,在夏季还可能伴有反酸、腹胀等不适。
面对炎炎夏日,人们常常选择冷饮来消暑,但这给脾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张建议,夏季调养脾胃应避免直接服用冷饮,冰镇饮料应放置一段时间,待温度与室温接近后再饮用。过量饮用冰啤酒可能引发急性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因此应避免过凉的食物。
那么,如果不慎摄入凉性食物,如何减轻对脾胃的伤害呢?张推荐食补方法,如食用海鲜时搭配紫苏或姜茶以驱寒。但需要注意的是,寒邪一旦侵入时间较长,会真正损伤脾胃,此时食补效果有限,药品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来进行。
夏季阳气旺盛,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肛肠科一部主任王晏美指出,此时应特别注意饮食,以清淡为宜,推荐食用红豆、薏米、莲子、莲藕、木耳、芡实等食物,这些食物既能养脾祛湿,又不伤脾胃,有利于保养肠道。
王晏美还提醒,夏季人们容易肝火旺盛、心火旺,情绪管理尤为重要。中医认为“五行”中肝火一旺则脾虚,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影响食欲。夏季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消化道的一种保护。
中医的脾胃观念强调了其重要性及与身体健康的紧密联系。在夏季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应注意调养脾胃,从饮食、作息、情绪等多方面入手,守护我们的“后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