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殊招生阳光高考(高校网络教育阳光招生
微信公众号学校共青团提醒您,高考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填报志愿。这是众多学子迈入大学之门的关键一步,但也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注意。为此,团团为您整理了一份骗子常用的诈骗招数及防骗指南,请务必高度警惕!
对于提前批次录取需缴纳学费的说法,考生及家长切勿轻信。骗子可能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声称需要提前缴纳学费才能被录取。实际上,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特定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并不会要求提前缴费。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切勿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短信。
关于付钱后能否更改高考成绩的问题,这是不可能的。骗子可能会发送神秘短信,声称能更改分数。但网上阅卷是在保密场地进行,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对于此类说法,考生及家长切勿相信。
对于帮忙“填报志愿指导”的陌生人或网站,考生及家长应不予理睬。不法分子可能会假冒权威专家,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进行志愿填报指导以骗取钱财。填报志愿时,考生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任何收费指导都要提高警惕。
对于不明网站要求打钱的情况,考生及家长应予以核实。骗子可能会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要求将学杂费打入指定账号。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进入。
对于“申请助学金”收押金的情况,考生及家长切莫轻易相信。不法分子可能会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时,考生及家长应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至于“定向招生”“预科生”等收费问题,考生及家长也要保持警惕。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能弄到定向招生计划并收取所谓“定向费”。实际上,只有少数中央部委直属院校有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招生计划,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能办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手续。“特殊类”考生加分并不可靠。骗子可能会声称有特殊渠道可以让考生获得加分优惠,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可信的。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保持警惕远离此类骗局。总之团团提醒大家一定要谨慎辨别真伪信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高考特殊招生领域的欺诈现象及应对策略
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以“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为名义的欺诈行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和考生的急切心理,声称能获取特殊招生资格,通过假资格证书骗取钱财。对此,我们需保持警惕,深入了解这些欺诈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一、欺诈现象
1. 假借特殊招生名义行骗。一些骗子声称可以获取“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以假资格证书蒙骗考生家长。
2. 威胁考生和家长。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声称交钱可以运作录取,或以不交钱为由威胁考生和家长。
3. 声称办理照顾资格。许多不法分子声称能办理各类“特长”照顾资格,帮助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以“特长生”录取。
二、应对策略
对于上述欺诈现象,考生和家长需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1. 查验招生资格。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高校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考生及家长可在此查询。
2. 调整心态,避免病急乱投医。艺术类考生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考生及家长应调整心态,相信正常的高考录取流程。
3. 警惕营利性志愿填报咨询。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时,要认清主办机构,对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志愿填报咨询提高警惕。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警惕诱骗性木马链接。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登录生源地招生考试进行查询。
2. 小心所谓的“内部指标”。招生骗子常常打着有“内部关系”的幌子,声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这是陷阱,切勿相信。
3. 区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虽也是高等教育形式,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考生和家长需明确区别,避免被忽悠。
4. 录取信息亲自查实。考生和家长在招生期间要亲自查询录取信息,避免被骗子钻空子。
高考特殊招生领域的欺诈现象层出不穷,考生和家长需保持警惕,理性应对。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并核实相关信息,避免上当受骗。随着高考的落幕,考生们正步入填志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信息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于录取流程的不熟悉,进行欺诈行为。他们声称因为个人的关系,可以让考生被投档或录取,以此收取钱财。对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这种欺诈行为所迷惑。
团团提醒,考生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所有的录取信息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当看到“录取待审”状态时,说明已经被相应高校录取,正在办理手续,不必过于担心。
自主招生并不等同于自由招生。一些骗子利用家长和考生对自主招生的不了解,声称可以通过某些渠道获取定向招生计划,收取高额的“定向费”。但实际上,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达到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才能被择优录取。
有关军校招生的信息也存在诈骗风险。一些骗子打着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和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的幌子,许诺毕业后安排到部队工作等,收取各种费用进行非法招生诈骗。军校招生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名额”。
面对这些诈骗行为,考生和家长要坚决拒绝,不要轻易相信、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还要牢记以下五个切勿:切勿相信兜售试题或、切勿轻易点击其他查分、切勿听信提前录取谣言、切勿相信来路不明的录取通知书、切勿轻易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
在此,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也提醒大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不实信息所迷惑。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保持警惕、继续努力。让我们共同为考生的未来加油助力,期待他们展翅鲲鹏,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