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训练,2022高考英语听力
英语听力在各类语言考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语言技能的四大支柱之一,听与读被归为“接受型”技能,而说与写则属于“创造型”技能。听力的“接受”性质决定了其提升必须依赖于大量的听力实践训练。
训练过程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听力速度、听力素质、听力记忆,以及最为重要的听力理解。
一、听力速度训练
听力速度直接关系到听力测试的成败,并且是影响考生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在测试中,因为一道题目的延误而失去连续答题节奏的情况并不罕见。如何提升听力速度呢?“循序渐进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即从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初学者逐渐适应有声信息的接受方式,建立起听的信心。为让大脑尽早适应实际语速,宜从一开始即按正常语速进行训练。初期或许会有些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耳朵会逐渐敏锐,从开始只能捕捉到零碎的信息到能够完整接受一个句子,直至大脑完全适应这种语速,进而发挥其记忆与判断的功能。在听力速度训练中,应抓住速度这个核心矛盾,采用语速适中、语法和词汇相对简单的有声材料来进行训练。
二、听力素质培养
听力的最终目标是理解,而达到理解境界离不开良好的听力素质。所谓听力素质,指的是对英语语音基本知识的掌握,包括音素的识别、连读等。音素的识别至关重要,语言信息的表达是通过元音和辅音字母有规律的组合实现的。听力测试不仅检测考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还检测音素的识别能力。每道听力试题的四个选项中都会设置一个与原文关键词发音相近的“混淆音”。了解连读的基本规律对于准确理解听力内容也大有裨益。
三、听力记忆训练
在听力测试中,听力记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长段对话或短文部分,不仅要听懂,还要将信息储存在记忆中以供回答问题时使用。从信息输入到选出正确答案的过程不过几分钟,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话或短文都听懂了,回答问题时却大脑一片空白。这种现象被称为“听力遗忘”。要克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延长信息在“短暂记忆”中停留的时间,并为信息创造“重播”的机会。这种记忆能力需要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形成,可分为填空、听写、复诵三个阶段进行训练。
四、听力理解训练
在听力过程中,语言信息通过考生的听力速度、素质和记忆力得到及时、准确、完整的传递。大脑对这些语言信息进行分拣和提炼,揭示出其表面和深层含义,然后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听力理解。理解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答案的选择。加强听力理解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提升以上四个方面的能力,相信每一个努力练习的人都可以在英语听力上取得显著的进步。从听力测试的构造来看,它涵盖了两个层次的理解能力:对语言信息的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这两个层次不仅体现在内容设计上,更在问题的提出和四个选项的表现形式中得以体现。
表层理解,是对信息最直观、最直接的把握。这种理解依赖于我们对信息表达形式的基本认知,比如语调、语速、词汇和语法等,属于思维活动的初级阶段。当我们听到一段听力材料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这些表层的信息,这也是我们进行下一步深入理解的基础。
而深层理解则要求我们更进一步的去分析和提炼信息,挖掘出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在听力测试中,深层理解往往涉及到推理、判断、比较和鉴别等复杂过程。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更要理解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言外之意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英语听力训练并非易事,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多听多练,那么提高听力水平便不再是难题。无论是听力测试的题目设计,还是我们日常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在这两个层次上不断锻炼和提升。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我们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对于正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朋友们来说,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只要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在英语听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流产网在这里祝愿大家学习顺利,取得更大的进步!